皇太女 第16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46章 裴令之麻木地继续抄。……
  明德殿虽以殿为名,实际占地极广,与其说是殿,不如说是数座殿宇相连而成的宫殿群。
  自大婚之后,太女夫妇琴瑟和鸣,太女妃遂随太女居于明德殿。由于地方宽敞,除去寝殿与景昭共用以外,裴令之还拥有自己的书房、小厅,乃至于私库。
  正因如此,接受命妇及内眷入宫拜见时,只要不是格外正式的场合,裴令之就不用大费周章,再回名义上太女妃的宫室接见他们。
  虽然名为小厅,但那是与皇太女的议事厅相较之下得出的结论。实际上,这间厅堂极为宽敞,比起公侯门第的正厅亦不逊色。
  几位内眷坐在厅里,等候太女妃驾临。
  她们都是命妇,场中没有男人,又上了年纪,过往便相识,说起话来也就不显得拘束。乍一听其乐融融,充分彰显了本朝命妇和睦,实乃教化有功。
  但是如果细听她们话中的内容,初听还好,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命妇们的话题多半类似于“今天天气真好”“是啊真好”“你吃了吗”“我吃了啥”。
  说的直白些,她们的心思根本没在对话上面。
  厅堂深处的阴影里,炳烛侧耳细听,不放过只言片语。直到宫女们换了两轮茶水,夫人们平稳的对话中隐约带上了些许急迫,这才悄无声息转身离去。
  裴令之支颐静坐,任凭宫人为他细细系好腰间琳琅,正过发间玉簪,神情始终平滑如镜,宛若秋水。听完炳烛低声禀报,他微微颔首,站起身来,对屏风外说了句:“走了。”
  .
  连日来京内京外大变频频,这甚至不是山雨欲来,而是大雨倾盆。
  朝中坐不住的公侯官宦大有人在,皇太女借有妊避入东宫,除却近臣要臣一概不见。
  枕边风历来是最好吹的风,众人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太女妃。
  太女与太女妃伉俪情深,琴瑟和鸣的说法,在京中早已不是秘密。据传太女妃颇得爱宠,甚至被破例允许迁入明德殿居住,再加上皇太女大婚数月,便已怀有身孕,可见夫妻情笃。
  ——不过倒也有另一种说法,称太女妃得宠是太女妃指使母族放出来的流言,目的是为己造势,亦可稳住南方世家的支持。更有人猜测,倘若这个说法为真,那么皇太女腹中的皇孙也未必是太女妃的子嗣,将来后位说不准便要易主。
  种种猜想不一而足,但无论太女夫妇感情如何,现在枕边风这条路已经是很多人唯一有望争取的救命稻草了。
  随着时间流逝,日头渐渐升高,厅堂内众位命妇终于有些按捺不住。
  她们这个年纪、这等身份,大多已经做了母亲甚至祖母,有资格从夫婿与子女那里分得一星半点过问外务的权力。正因如此,才更清楚今日走这一趟的重要性,只能勉力藏住心底焦灼,但终究不如刚进厅堂时那般轻快了。
  数名年轻娉婷的宫女捧茶而入,再度续上第三轮茶水。
  赵国公夫人强忍焦灼,对为首宫女谦和一笑,捋下腕间一只镶金嵌玉的镯子,袖摆轻晃,顷刻间不显山不露水推到了宫女手中,温声笑道:“不知储妃殿下何时驾临?”
  宫女一怔,旋即笑道:“夫人稍等,殿下怕是被宫务绊住了,稍后便至。”
  话音未落。
  远处传来悠长的传呼:“储妃殿下到——储嫔娘娘到——”
  厅内所有命妇齐齐起身拜倒。
  足音前后错落,相继迈入殿中。前者极低,近乎无声,后者轻快,伴着如兰似麝的馥郁甜香。
  一道清而淡的声音从上首传来:“免礼。”
  赵国公夫人起身抬头,刹那间几乎目眩。
  她上了年纪,卧病数年,连宫宴都不大参与,常常令世子夫人代为出席。如果不是赵国公府已经被卷进了京中内外这场漩涡,国公夫人挂心儿女安危,她是无论如何不会亲自拖着病体外出奔走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