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1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令之实在猜不出来。
  景昭将狐裘交还给裴令之,理一理微微散乱的鬓发,走上前去。
  直到这一刻,她的情绪完全变了。
  她来到碑亭前,对着黑夜里的山岳平静说道:“不孝女昭叩见母后。”
  这里才是文宣皇后的埋骨地。
  她的语调非常平静,就像冬日里结冰的河流冰层,看似静默,下方涌动着无尽的波澜,每一个字都好像含着一口血,平平说完这极短的一句话,已经耗竭了她所有力气。
  然后她拜下去。
  裴令之紧随其后。
  第一座石碑上的内容,与裴令之的猜测并无不同。
  它记述了文宣皇后的生平,大篇幅刻画了文宣皇后做公主时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与她下嫁皇帝后夫妇二人琴瑟和谐的恩爱情谊,再往后一笔带过国破家亡的惨痛,赞颂文宣皇后的种种品德。
  很显然,这篇辞藻华美、记述全面的碑文,绝不会出自皇帝或景昭之手,中规中矩、文辞动人,拿出去可以直接放进史书里当做文宣皇后的小传。
  它没有太真挚的感情,却很标准。
  第二座碑的字迹很秀气,但以裴令之的眼光看来,有些稚拙。
  那是景昭年幼时所写。
  景昭至今不以文采闻名,她没有继承皇帝的天赋,年幼的皇太女更写不出足以流传千古的悼词。
  但世间文章,唯情可以动人。
  拜过第二座石碑,裴令之差不多猜到了第三座石碑上的内容出自谁。
  他看向碑面。
  刻碑的工匠技艺的确惊人,能将文稿的字迹一丝不苟誊录至碑上,就连景昭年幼时稚气未脱的笔迹都能拓出八九分神韵。
  裴令之愣住了。
  眼前碑面上,的确是皇帝年轻时闻名天下的一笔出众书法,足足保留了七分相似。
  正因如此,他仿佛能透过碑上纵横字迹,看破纸面上那淋漓的笔墨。
  一只无形的手自虚空中伸来,攫住了裴令之整颗心脏。
  看到碑文的第一眼,那种难以言喻的凄楚随之而来,铺天盖地,就像巨浪当头而下,避无可避。
  碑上唯有三行字。
  哀之。
  哀之。
  哀之。
  从右向左,一字排开。
  越是往后,那字迹便越趋近狂草,笔锋几乎要深深穿透整座石碑,裴令之不忍再看,匆匆移开目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