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10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女官心里瑟瑟发抖,表面风平浪静地道:“所以……”
  她还是不敢说。
  皇帝终于开了口,声音清清淡淡:“说。”
  女官一个激灵,脱口而出:“所以殿下让奴婢转告圣上,说难喝也没办法,您将就喝吧。”
  出乎意料,皇帝居然笑了。
  素白袍袖扬起,皇帝执盏,一饮而尽,放下酒盏,平静说了句赏。
  女官连忙叩谢。
  等她抬起头,上首已然空荡。
  被东宫女官一阻,在皇帝踏进后殿殿门的前一刻,另一名内侍又狂奔而来,送来了随驾南下内卫的最新密报。
  之前收到的每一封密报里,皇太女举止行动各有不同。负责记录的内卫以一种非常严肃写实的口吻,如实记载,不含任何情绪,但在皇帝看来,女儿就像一只可怜的充气河豚,随时可能被气的炸开,却除了变得圆滚滚的,没有任何办法。
  想到这里,他唇角微扬,似是在笑。
  忍。
  皇帝之所以令女儿冒险先行南下,自然有其道理。
  比如说,让她学会忍。
  人在处于下风的时候要忍,哪怕打碎牙齿和血吞。
  这一点皇帝相信女儿早就学会了,毕竟她在伪朝皇宫里度过了最幼小也最弱小的年纪。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条道理七岁之前景昭就学会了。
  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时候都需要忍,并不是说有势可倚,便能随心所欲。
  在时机不对的时候要忍,在天时地利人和不能兼具的时候要忍。路见不平便一声怒吼拔刀相助,固然是极为令人愉快的戏码,但治理朝政时,如果真的眼里不揉沙子,见着问题忍不得一时半刻,非要立刻解决,那么便要出大乱子。
  治大国如烹小鲜,连皇帝都不能全然随心行事,东宫怎能例外?
  景昭固然可以不管不顾动用皇帝给的筹码,一声令下调来忠于天子的驻军,踏平所见不平之事。
  然后接下来,一切都会变得很麻烦。
  情况当然不会恶化到废储君那步,但无疑会损伤东宫名声。钟离郡驻军调动那件事被皇帝压了下来,好在后续景昭行事谨慎很多,基本上保持着旁观的姿态,那些水面的涟漪也就渐渐归于平静。
  连最擅揣摩圣心的几位丞相,都欣慰地认为皇太女越来越沉得住气,果真女儿肖父,渐渐有了皇帝的几分真传。
  皇帝却不这样认为。
  他眉梢微挑,心想长久端坐东宫,沉得住气是理所应当,和女儿肖父没有多少关系。倒是一怒调动钟离郡驻军的举动,虽然有些麻烦,倒是有可圈可点之处,这很好。
  少年人是最冲动的年纪,应该更宽容些。
  否则到了暮年,回首半生,岂非一潭死水,了无生息?
  皇帝打开密报,目光一扫。
  .
  “咳咳咳咳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