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沈宁这边儿,他们陪着卫先生、严主事、许知县几个到了豆腐村。
  天近傍晚,绚烂的红霞似锦缎一般瑰丽,沿途却挤满了看热闹沾喜气的百姓。
  百姓对此天色习以为常,卫先生却看得心下一动,当即就文思泉涌,诗兴大发。
  严主事却用心观察一路民情,是真实的百姓还是地方官特意安排的“良民”,他这种常与匠户、农户们打交道的官员还是看得清的。
  他发现豆腐村的百姓不管衣着、精神比其他村都要好不少呢。
  他们从京城一路南下,不是走水路就是走陆路,途径驿站歇息,他也会悄悄出去观察一番。
  一般来说,靠近驿路的村子多少的都有点外快,即便如此有些村子的百姓也是面黄肌瘦、衣着破旧,有些则是刁滑小民含量超标。
  豆腐村的百姓穿的也都是麻布、普通棉布,却衣能蔽体,洗得干净。
  这些百姓脸上也不是骨头包着一层皮,面色都有光泽,皮下有肉,不管男女老少一个个咧着嘴笑得非常开怀。
  他们居然不害臊、不畏惧?
  这可是头一次见!
  严主事很感兴趣。
  很快他看到几个衣着整洁的半大孩子列队过来,其中一个孩子声音大点,在那里数:“一对、两对……这么些人,咱们村估计住不下,好房子不够。”
  另外一个孩子则数马多少,“咱村的草料怕是不够,得让四外村送,快去通知。”
  严主事看卫先生有裴长青陪着,他就故意放慢马速,越发要听孩子们说什么。
  不听还好,越听越惊奇:这些小孩子算学竟如此好吗?
  他听着他们喊了数随口就算出答案,有些两三位数的加减法甚至乘除法,他都得算算呢。
  有个孩子拿着一个本子,捏着根棍儿在那里写写画画,做纪录。
  再看那些大人,怎么都是老掉牙的老头子老太太?
  哦,壮劳力应该都在地里秋收。
  严主事微微颔首,这村子是办事的,不像有些村子但凡有热闹丢下地里的庄稼也要去凑。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村道和官道交叉路口处的高大牌坊,牌坊下面路边儿不少村人在那里摆摊儿,多半是手工品和蔬菜、鸡、蛋什么的。
  而靳老板等商家的食摊棚子、锅灶也都搭了起来。
  这一次不是各家单打独斗,而是几家合伙,一共搭了三个棚子,支了四口大锅,四口小锅。
  红白案齐备,大锅炖、蒸、煮,小锅炒炸煎。
  酒楼本身就带了熟菜来的,炖得酥烂的蹄髈、卤得喷香的烧鸡、烧鹅都是现成的,务必帮豆腐娘子招待好钦差等人。
  虽然天色未黑,草棚子探出去的杆子上也挂了几盏灯笼,里面都是儿臂粗的蜡烛。
  有裴长青和沈宁接待钦差,高里正也不上前出风头,领着裴大伯几个在家里帮忙。
  他把自家结实的桌椅都抬过来,晚上和明儿午饭肯定都得在这边儿吃酒席。
  他还让陶氏把家里备的红布拿出来,让谭秀领着针线组的巧手妇女、小子们赶紧扎大红花,把沈宁家装扮得跟结婚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