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的某一天,卢卡告诉她,他有女朋友了。
  想着想着,她上下眼皮打架。
  “碰”一声巨响,木板墙外传来邻居回家关门的声音。挂钟的时针和分针在数字十二下方相遇。五分钟前,通往小区最后一班公交到站,五分钟后,未曾某面的邻居从实验室到家。两年来,日日准时,像个机器。
  她听见声响,安心入梦。
  黑暗中,手机屏幕亮起两次。
  第一条微信来自卢卡:「谢谢你救我,明天请你吃饭!」
  第二条微信来自祝远山:「原来是历史系的才女姐姐,真是唐突了!请你做话剧女主角不是只是搭讪而已,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
  第二天是工作日,早起出门兵荒马乱。
  手机的唯二作用是起床闹钟和看公交app赶公交车。昨业的微信消息只在纪忍冬心里模模糊糊留了个影儿。
  趁着在公交上摇摇晃晃的功夫,她给卢卡回了一句“不见不散”。至于另一条,她没功夫处理。
  下了公交,她快步穿越碧草如茵的校园,路过几栋哥特式建筑,推开一扇有着两百年校史的厚重木门,爬上盘旋的楼梯。
  历史系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纪忍冬穿过人群来到椭圆形长桌的一端坐定,熟练接好麦克风。她高高扎起长发,一件米色lululemon西装内搭黑色背心,舒适又干练。
  学术写作工作坊是学者们自发的写作交流平台,主持人由各领域学者轮流担任,自定主题,自由争论。纪忍冬作为本周的主持人,选定了主题为“脆弱的真相”。
  “历史写作从不是一种修辞,而是人类对自己来处的诚实探索。”纪忍冬把平板电脑抱在臂弯,一双狐狸眼从容扫过会议桌,“对史学书写最大的误解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学历史就是在背书,另一种则是,搞历史的都是撒谎精。”
  “难道不是吗?”有人提出质疑。
  “在我看来,对历史学研究最贴切的比喻,是搞情报工作。”纪忍冬技术性停顿三秒。
  看到在座各领域学者狐疑的表情后,她才心满意足开口,“搞历史和搞情报,都是在一大堆或真或假、或有用或没用的情报里面,挑出我们认为有用且真的材料。用这些材料互相印证,形成一条证据链,最终来还原出一件别人不知道发生过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