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高忠义告诉李福成,他们高家沟前后庄五十来户人家,眼下能揭开锅的没几家。前一向,庄里好多老婆老汉拉扯着娃娃们走了几十个,四处讨吃要饭去了,好几个半道上得了病,把命丢在了外面。听他们说周围能进得了门的,都是些连糠菜也不够吃的贫寒人家,想给也给不了几口吃食;可富家大户呢,家家都有恶狗把门,凶得像虎狼,有的还有保丁爪牙,见寻吃的多了就放枪放铳子的,没办法啊,都不晓得该往哪儿走了呢。
李福成联想起了清朝同治年间的那次饥荒。同治年那时,还有个左宗棠大人善后,帮老百姓开了些义仓,放了些赈粮,免了些税役,迩个指望谁去?旧个再怎么说山高皇帝远,总还有个皇帝管着的吧,迩个呢,这捐那税的,比九里山都重,就这么还不行,驴日的们想怎么轧榨就怎么轧榨,连后三辈儿的税都在催着要,穷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呢。苦啊,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明没黑在地里刨,天下再没有比庄稼人命苦的了。
想到这里,李福成长叹了一口气:“唉,还能有什么好法子呢,咱受苦人除了天照应,还能指望谁?”
高忠义眼泪扑簌起来了,说:“我看么,迩个怕也只有一条路,祈祷苍天龙王爷快落雨了!苍天龙王爷要是一直掐住咱庄稼人的脖子不放,那就完了,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忠义啊,”李福成见高忠义眼泪扑簌的,强打精神安慰说,“话又说回来,迩个就是再难,咱们也得扛住,扛不住也得硬撑着,这个穷家么,还指望着我们来当主心骨,我们倒下了,还能再指靠上谁呢,是不是你说?”
高忠义看了一眼门外,压低了声音,说:“老哥啊,这儿没有外人,我才敢说这个话。迩个的官家,根本指望不上了,时下的社会,可恶到了极点!你不看看,官家跟虎狼一样,恨不得把老百姓的血肉吃光喝尽,再敲碎骨头榨干髓!你再看,那个姓靖的道台老儿,为筹他狗日们的军饷,还在变着法子要这个捐,加那个税。最近听说又增加了十来项,什么棺材税、坟头税、清乡修寨购买枪支捐,连卖儿卖女也得捐,还要对半的捐,你说这社会成了什么了?” ↑返回顶部↑
李福成联想起了清朝同治年间的那次饥荒。同治年那时,还有个左宗棠大人善后,帮老百姓开了些义仓,放了些赈粮,免了些税役,迩个指望谁去?旧个再怎么说山高皇帝远,总还有个皇帝管着的吧,迩个呢,这捐那税的,比九里山都重,就这么还不行,驴日的们想怎么轧榨就怎么轧榨,连后三辈儿的税都在催着要,穷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呢。苦啊,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明没黑在地里刨,天下再没有比庄稼人命苦的了。
想到这里,李福成长叹了一口气:“唉,还能有什么好法子呢,咱受苦人除了天照应,还能指望谁?”
高忠义眼泪扑簌起来了,说:“我看么,迩个怕也只有一条路,祈祷苍天龙王爷快落雨了!苍天龙王爷要是一直掐住咱庄稼人的脖子不放,那就完了,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忠义啊,”李福成见高忠义眼泪扑簌的,强打精神安慰说,“话又说回来,迩个就是再难,咱们也得扛住,扛不住也得硬撑着,这个穷家么,还指望着我们来当主心骨,我们倒下了,还能再指靠上谁呢,是不是你说?”
高忠义看了一眼门外,压低了声音,说:“老哥啊,这儿没有外人,我才敢说这个话。迩个的官家,根本指望不上了,时下的社会,可恶到了极点!你不看看,官家跟虎狼一样,恨不得把老百姓的血肉吃光喝尽,再敲碎骨头榨干髓!你再看,那个姓靖的道台老儿,为筹他狗日们的军饷,还在变着法子要这个捐,加那个税。最近听说又增加了十来项,什么棺材税、坟头税、清乡修寨购买枪支捐,连卖儿卖女也得捐,还要对半的捐,你说这社会成了什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