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3)
“哦。”
因着祝颂缺席了温奉玄的登基大典没有被责罚,一时间关于两人的传言甚嚣尘上,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在说两人在冀州的时候就搞在了一起。
现在祝颂出门都被指指点点,祝颂自己倒是不在意,只是担心给温奉玄带来麻烦。但孟晓荷可生气了,在家里破口大骂,“要是被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散播谣言,我一定打得他满地找牙,气死我了。”
后来孟晓荷又从祝旌琛那里知道了祝颂打算辞官的事,在祝颂下值回来时喊住了他,“阿颂。”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犯人全给放了,祝颂这几天跟顾怀予一起理释放名册,一天都在忙,看卷宗看多了,眼睛累得很,又困,一整天都在不停的打呵欠,下了值看着还精神些。
孟晓荷拉着他进了房间,跟他说:“你别听你爹的,你想辞官,娘支持你。”
祝颂还在为那八十一样烫手山芋发愁呢,听到孟晓荷的话,随口敷衍道:“再说吧。”
“怎么再说呢,你跟娘说你到底怎么想的?”孟晓荷拉着祝颂坐了下去,大有一副不问到底不罢休的样子。
祝颂也没有瞒她,“我在想咱们家那八十一样宝贝怎么搞?”
孟晓荷听到他的话颇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显然去年事情太多,她已经都把这事给忘记了。
“是啊,新皇登基,马上就要搬家,到时候肯定就瞒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啊?”
见孟晓荷着急了,祝颂连忙宽慰她,“娘,你别着急,我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呢嘛。”
孟晓荷道:“按理说咱们都帮皇上这么大的忙了,这点小事他应该不会计较了吧。”
“按理说是这样,但是万一..”祝颂话没说完,但孟晓荷已经懂了,万一他不讲道理呢,万一皇上就是要过河拆桥杀人灭口呢,他们不能去赌。
此时孟晓荷也不提辞官的事了,“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祝颂摇头,“暂时还没有。”
事情已经发生了,在说怪谁的话也没用了。
孟晓荷脸色不好,祝颂宽慰她,“放心吧,我肯定会想出办法的。”
孟晓荷叮嘱道:“若是真的暴露了,你们一定要咬定不知道这事,”
“不会有那一天的。”
孟晓荷也知道他是宽慰自己的,也没有在说下去多增烦忧,“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搬家?”
祝颂只是大理寺少卿不用上早朝,自从悬音阁那次过后,祝颂便再也没有见过温奉玄了,温奉玄的动向都是听顾怀予说的,但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就在祝家人急得发慌的时候,京中又出事了。
一开始只是各个医馆的伤风病患数量增多,但在两天后病患数量暴增,这事惊动了太医院,细查才发现竟然是疫病。
疫病来势汹汹,井喷式爆发,短短几天京中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各家各府几乎都有人染病,但奇异的是祝府竟然一个感染的人都没有,而祝颂也想趁这个事把府中的烫手山芋给处理了,于是上书请求全权处理此次疫病事件。
这场疫病在登基之初爆发,坊间都在传,这是因为新皇的皇位得来不正,上天降下神罚,只有还位正君,才能解除灾祸。
虽然官府一直在辟谣,但奈何相信的人太多,效果很差,导致现在民怨沸腾,若不是官府到处戒严,估计都要闹到皇宫去了。
祝颂的折子很快就批复了,温奉玄没同意。
皇宫也戒严了,祝颂进不了宫,于是他一连写了十份奏折请求处理此次疫病。
前面九份都给否了,但最后一份,同意了。 ↑返回顶部↑
因着祝颂缺席了温奉玄的登基大典没有被责罚,一时间关于两人的传言甚嚣尘上,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在说两人在冀州的时候就搞在了一起。
现在祝颂出门都被指指点点,祝颂自己倒是不在意,只是担心给温奉玄带来麻烦。但孟晓荷可生气了,在家里破口大骂,“要是被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散播谣言,我一定打得他满地找牙,气死我了。”
后来孟晓荷又从祝旌琛那里知道了祝颂打算辞官的事,在祝颂下值回来时喊住了他,“阿颂。”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犯人全给放了,祝颂这几天跟顾怀予一起理释放名册,一天都在忙,看卷宗看多了,眼睛累得很,又困,一整天都在不停的打呵欠,下了值看着还精神些。
孟晓荷拉着他进了房间,跟他说:“你别听你爹的,你想辞官,娘支持你。”
祝颂还在为那八十一样烫手山芋发愁呢,听到孟晓荷的话,随口敷衍道:“再说吧。”
“怎么再说呢,你跟娘说你到底怎么想的?”孟晓荷拉着祝颂坐了下去,大有一副不问到底不罢休的样子。
祝颂也没有瞒她,“我在想咱们家那八十一样宝贝怎么搞?”
孟晓荷听到他的话颇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显然去年事情太多,她已经都把这事给忘记了。
“是啊,新皇登基,马上就要搬家,到时候肯定就瞒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啊?”
见孟晓荷着急了,祝颂连忙宽慰她,“娘,你别着急,我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呢嘛。”
孟晓荷道:“按理说咱们都帮皇上这么大的忙了,这点小事他应该不会计较了吧。”
“按理说是这样,但是万一..”祝颂话没说完,但孟晓荷已经懂了,万一他不讲道理呢,万一皇上就是要过河拆桥杀人灭口呢,他们不能去赌。
此时孟晓荷也不提辞官的事了,“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祝颂摇头,“暂时还没有。”
事情已经发生了,在说怪谁的话也没用了。
孟晓荷脸色不好,祝颂宽慰她,“放心吧,我肯定会想出办法的。”
孟晓荷叮嘱道:“若是真的暴露了,你们一定要咬定不知道这事,”
“不会有那一天的。”
孟晓荷也知道他是宽慰自己的,也没有在说下去多增烦忧,“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搬家?”
祝颂只是大理寺少卿不用上早朝,自从悬音阁那次过后,祝颂便再也没有见过温奉玄了,温奉玄的动向都是听顾怀予说的,但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就在祝家人急得发慌的时候,京中又出事了。
一开始只是各个医馆的伤风病患数量增多,但在两天后病患数量暴增,这事惊动了太医院,细查才发现竟然是疫病。
疫病来势汹汹,井喷式爆发,短短几天京中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各家各府几乎都有人染病,但奇异的是祝府竟然一个感染的人都没有,而祝颂也想趁这个事把府中的烫手山芋给处理了,于是上书请求全权处理此次疫病事件。
这场疫病在登基之初爆发,坊间都在传,这是因为新皇的皇位得来不正,上天降下神罚,只有还位正君,才能解除灾祸。
虽然官府一直在辟谣,但奈何相信的人太多,效果很差,导致现在民怨沸腾,若不是官府到处戒严,估计都要闹到皇宫去了。
祝颂的折子很快就批复了,温奉玄没同意。
皇宫也戒严了,祝颂进不了宫,于是他一连写了十份奏折请求处理此次疫病。
前面九份都给否了,但最后一份,同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