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你回长安,一样可以推行科举!你是摄政长公主,自然有权做这些,如何还要绕这么大的圈子?”刘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瞒你说,你不在长安,你阿母是越发严肃了,脸上更是连个笑模样也没有。”
  除了逗弄刘恒的时候有了些耐心,平日都在处理政务。
  她怎么就有那么多的政务要处理?
  连薄姬也成日埋在账本里,刘邦都担心她迟早一天眼睛要坏掉。
  这分明是他刘邦的女人,怎么倒是对吕雉唯命是从?
  刘元摇摇头:“阿翁,此事干系重大,不能儿戏,且先在楚国试过吧!”
  “考察内容又该由谁来定呢?”张良沉吟片刻,问了个关键的问题。
  “那便要看皇帝陛下想要怎么样的人才。”听见张良的问题,刘元笑了,论起考试,没有人比她更熟悉。
  考了十几年,人都快卷成麻花了。在那个人才溢出的时代,考试是她唯一的出路。
  “言之有理,但倘若考上了,这些人又如何来安排官职?”
  总不好考得越好,给得官位越高吧!
  “根据考试成绩划分等级,再授予官职。当然,不能一下子就给他们高位,让他们先从郎官、县丞、文书吏做起,根据实际政绩,再行升迁。”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贫苦出身的学子,如何能考得过那些氏族?”樊哙叹了口气,“只怕连大字都不识得一个。”
  就如同他一样,总是被夫人说没文化。
  刘元盈盈一笑,与韩信对视一眼:“这就是我办县学的原因了。”
  “科举好,但这是一条很长的路。”陈平探究地看着刘元,“长公主准备如何对待这天下的氏族?就如同在楚国这样吗?”
  “初期可以保留少部分的察举名额,给高门世族一定的恩荫名额,让其在较低层级免试,同时逐步扩大科举录取比例,扶植通过科举上位的寒门士人,逐步替代旧的世族势力。”
  听见这话,萧何点了点头,对刘邦夸了一句:“长公主想得很是周全。”
  “何必这么麻烦,有不老实的,拉出去砍了便是。”樊哙冷哼一声,“早就看这些鸟氏族不爽了。”
  “再说了,若是都凭科举做官,那叔叔伯伯们也不会答应的。”刘元试探着问。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考不上就是他们笨。”樊哙嗤之以鼻,“考不上便老老实实袭爵位,做什么官去祸害百姓?”
  刘元不再说,而是与他们饮酒。
  项羽就站在门外,他来寻刘元,给她新写的兵书,也没有人拦着他,便让他听见这样一番话。
  论起打仗,他自认为不输任何人,但论起这为君之道,他似乎……不如刘氏。
  只是刘元,贵族便是贵族,你这条路子,只怕走不远。到最后又能考出几个你想要的寒门呢?那些寒门难道不会被氏族拉拢吗?
  *
  翌日,张良问了冶铁工坊的位置,亲自去了一趟。
  他在热得站不住脚的高炉房里,见到了张不疑。
  张良险些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张不疑黑了,瘦了,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