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便让你我,同生共死。”
  拓跋聿的脑中登时‘嗡’然,她只听得自己的声音先一步替她作了思量:
  “好,同生共死。”
  ......
  平城,紫宫。
  拓跋宪自宫中温汤池中起身,周围的宫婢低垂着头,取来柔软的羊毛织造的软毯给他擦拭水分。
  杨柳枝条蘸着青盐予其漱口,末了还要拿一小块麝香嚼了,吐在痰盂中。
  沐浴、焚香、束发、更衣。
  绀紫色的锦衣加身,他又是那位大魏宗室之首,广平王殿下。
  着进贤冠,大带佩绶,笏头履。
  陛下出走洛阳后,太皇太后头一次召开朝会,请群臣前来朝中。
  朱武玄文,两列公卿。
  朝中局势晦暗不明,前些日子传来乞伏丹江、赫连归以军令杀之的塘报,群臣议论纷纷,人心不定,又闻平城中广平王被囚,众人皆等着冯芷君下一步的动作。
  当是时,忽闻外头的寺人扯尖了嗓子,“广平王殿下到──”
  拓跋宪衣着鲜亮,剑履上殿,面色红润,意气风发。
  众人皆是一惊。
  拓跋琅自殿后缄默地由宫中黄门引出,拓跋宪声势太大,一时之间都不曾有人注意到他。
  “太皇太后到──”
  眼见着冯芷君竟然绕过屏风,衣着庄重,直接坐于帝座旁,群臣又是一惊。
  偌大个朝堂,顷刻间,鸦雀无声。
  冯芷君坐于高位,淡淡地给了拓跋宪一个眼神,拓跋宪登时会意,三两步行于百官之前。
  “今日请诸位前来,是想同诸位相商先帝宗嗣一事,以安大魏国祚。”
  ‘大魏国祚’四个字一出来,群臣更是惊诧。
  拓跋聿虽一女子,宗嗣一事也常有相争,然太皇太后压着,又无大过,更未有相看皇夫之事,如今天子不在平城,怎么就忽然说起国祚宗嗣的事情来了?
  “先帝无嗣子,难承宗庙,孤欲效伊尹、霍光故事,请立任城王世子琅承袭大统,废天子为博陵公主。”
  拓跋宪之语,如平地惊雷,嚇得朝中人胆颤。
  执戟持戈的羽林郎自殿外鱼贯而入,戍守在朝堂两侧。
  群臣四下环顾之时,亦有抬头望向太皇太后者,希望太皇太后能给他们个解释──为何素来与拓跋宪不睦的她,竟在朝中来了这一出。
  然而冯芷君不曾给他们半点指示。
  亦有人这时注意到在朝中的拓跋琅,他伫立人中,恍若一棵青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