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3 / 4)
“关于卿所言均田一策,朕有些疑难,尚且不得解。”
“陛下请讲,臣一定知无不言。”
所谓‘均田’,起因是由于北地战乱、灾荒频发,民众流离,过了数代后,子孙得以安定,欲返回故居,竟发现从前土地房舍已属他人。
积年累月,强宗豪族放肆欺凌弱小,攀附魏晋时期世家名声,谎称土地归属者多不胜数,争论诉讼迁延不决,乃至良田荒废,禾垄无人。
‘均田’便是重新检点人口,判决官司后,自京畿之地分割现有土地归与少地与无地的百姓。
诚然大功一件,但对于豪族世家来说,可并非好事。
“朕......观之......京兆郡公手腕,打压宗亲豪族,缘何不见他们反?”
拓跋聿依稀记得刚上位时,朝堂因为均田制吵嚷得沸反盈天,甚至都压过了她这个蛾眉天子是否名正言顺,可为何那些人现下都成了寒蝉。
“陛下,均田固然约束了世家大族们肆意强占土地,可陛下难道不曾见均田令中,奴婢和耕牛皆能分配田地么?”
拥有庞大家仆、耕牛的世家大族,并未伤及根本,自然也谈不上拼死反对,至于那些少数顽固不化的宗亲勋贵......纸糊的老虎耳。
小民百姓也重新获利,还清点了户籍,充实国库,对于太皇太后而言可谓是一举多得。
“......原来如此。”
冯芷君的强权铁腕下,其实尽是谋求大多数的端水手段。
所谓政治,无非就是尽可能团结所能团结到的利益团体,彼此共谋发展,如是而已。
拓跋聿颔首,抬袖,“谢先生教我。”
“陛下言重,臣不敢当。”
言毕正事,二人又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
拓跋聿听见今日朝会前南部尚书同冯初相约梅苑,她本不该在意这个的......
她陷入沉思良久,杜知格渐渐有些不耐,话也说完了,陛下怎得丝毫没有令她退下去的兆头?她还等着早些将衙署里头的公务理完,去寻慕容蓟呢。
“陛下。”杜知格搜肠刮肚,她并不甚擅长官场当中的虚与委蛇,即便面对一国之君,她都带着几分清气,“若无旁的事儿,臣还要去衙署处理公文。”
好在拓跋聿也不在意这些,心不在焉:“嗯......卿且去。”
杜知格按捺暗喜,行礼告退,退出殿外,下了汉白玉阶后,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杜大人如此松快,莫不是厌烦陛下,恨不得早日躲开?”
扬起的浅笑僵在了脸上,她当真厌倦了自个儿如此虚伪,又不得不装出一副热络好脸,转身盈盈,抱拳向殿内方向,“殿下此言着实令臣下惶恐不已,陛下天威赫赫,臣不得不谨言慎行,是以诚惶诚恐。”
“不知殿下,如此不拘,又是对陛下心存几分恭敬呢?”
拓跋宪挑眉,他素来貂裘袒露,放荡不羁,此前拓跋弭在时,还能有些许收敛,而今算是彻彻底底地本性暴露,连在御前都行事粗狂。
“事君忠诚恭敬,未必在稍末礼节吧?”拓跋宪随手掸了掸狐裘毛领,随意道,“本王待陛下是好是坏,自有公道天理。”
“罢了,懒得同你这汉人计较。”拓跋宪同她擦身而过,“本王可舍不得皇帝侄孙女儿听你们的酸腐之言,一个人在宫中憋闷的慌。”
拓跋宪拾阶而上,毫不在意身后杜知格的目光跟着他,很久,很久。
平城的梅花开得有些晚,已是二月份,枝头尚且挂了不少将开未开的花骨朵儿。冯初嗅着梅香,又送了一盏桑落酒。 ↑返回顶部↑
“陛下请讲,臣一定知无不言。”
所谓‘均田’,起因是由于北地战乱、灾荒频发,民众流离,过了数代后,子孙得以安定,欲返回故居,竟发现从前土地房舍已属他人。
积年累月,强宗豪族放肆欺凌弱小,攀附魏晋时期世家名声,谎称土地归属者多不胜数,争论诉讼迁延不决,乃至良田荒废,禾垄无人。
‘均田’便是重新检点人口,判决官司后,自京畿之地分割现有土地归与少地与无地的百姓。
诚然大功一件,但对于豪族世家来说,可并非好事。
“朕......观之......京兆郡公手腕,打压宗亲豪族,缘何不见他们反?”
拓跋聿依稀记得刚上位时,朝堂因为均田制吵嚷得沸反盈天,甚至都压过了她这个蛾眉天子是否名正言顺,可为何那些人现下都成了寒蝉。
“陛下,均田固然约束了世家大族们肆意强占土地,可陛下难道不曾见均田令中,奴婢和耕牛皆能分配田地么?”
拥有庞大家仆、耕牛的世家大族,并未伤及根本,自然也谈不上拼死反对,至于那些少数顽固不化的宗亲勋贵......纸糊的老虎耳。
小民百姓也重新获利,还清点了户籍,充实国库,对于太皇太后而言可谓是一举多得。
“......原来如此。”
冯芷君的强权铁腕下,其实尽是谋求大多数的端水手段。
所谓政治,无非就是尽可能团结所能团结到的利益团体,彼此共谋发展,如是而已。
拓跋聿颔首,抬袖,“谢先生教我。”
“陛下言重,臣不敢当。”
言毕正事,二人又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
拓跋聿听见今日朝会前南部尚书同冯初相约梅苑,她本不该在意这个的......
她陷入沉思良久,杜知格渐渐有些不耐,话也说完了,陛下怎得丝毫没有令她退下去的兆头?她还等着早些将衙署里头的公务理完,去寻慕容蓟呢。
“陛下。”杜知格搜肠刮肚,她并不甚擅长官场当中的虚与委蛇,即便面对一国之君,她都带着几分清气,“若无旁的事儿,臣还要去衙署处理公文。”
好在拓跋聿也不在意这些,心不在焉:“嗯......卿且去。”
杜知格按捺暗喜,行礼告退,退出殿外,下了汉白玉阶后,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杜大人如此松快,莫不是厌烦陛下,恨不得早日躲开?”
扬起的浅笑僵在了脸上,她当真厌倦了自个儿如此虚伪,又不得不装出一副热络好脸,转身盈盈,抱拳向殿内方向,“殿下此言着实令臣下惶恐不已,陛下天威赫赫,臣不得不谨言慎行,是以诚惶诚恐。”
“不知殿下,如此不拘,又是对陛下心存几分恭敬呢?”
拓跋宪挑眉,他素来貂裘袒露,放荡不羁,此前拓跋弭在时,还能有些许收敛,而今算是彻彻底底地本性暴露,连在御前都行事粗狂。
“事君忠诚恭敬,未必在稍末礼节吧?”拓跋宪随手掸了掸狐裘毛领,随意道,“本王待陛下是好是坏,自有公道天理。”
“罢了,懒得同你这汉人计较。”拓跋宪同她擦身而过,“本王可舍不得皇帝侄孙女儿听你们的酸腐之言,一个人在宫中憋闷的慌。”
拓跋宪拾阶而上,毫不在意身后杜知格的目光跟着他,很久,很久。
平城的梅花开得有些晚,已是二月份,枝头尚且挂了不少将开未开的花骨朵儿。冯初嗅着梅香,又送了一盏桑落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