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现如今冯初对拓跋聿尽心竭力,又是为的什么呢?
  “是......阿耆尼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人。”
  拓跋弭的双眸顿时犀利了起来,皮笑肉不笑,“哦?同父皇说说,怎么个好法?”
  “......皇祖母,而今待她不好,都是因为孤。”
  拓跋聿每日都留心关于冯初的事情,知晓其在太后跟前原有多受宠,而今虽不至于冷淡,但到底没有从前热切。
  而且她还听太后宫中的宫人说,冯初同她第一次放灯的上元节,被太后罚跪于东阁。
  虽不知晓其中缘由,拓跋聿也觉着定是与自己脱不得干系。
  稚嫩的小脸满是愧疚,冯初是这宫中第一个待她好之人。
  拓跋弭闻言,目光垂首凝在床沿,连割患放脓的痛楚都浑给忘了。
  半晌,他握紧了拓跋聿的手,叮嘱道:“聿儿,你且记住,你是大魏的皇储。”
  “天下臣民,他们合该待你好,侍奉你,你无需为此感佩。”
  那些视君如无物,将手伸太远的人,才是不该。
  “懂了么?”
  拓跋聿直觉此言谬误,方欲开口,又想起冯初叮嘱,顺从点头,“父皇教导的是。”
  这冯家的小娘子,究竟是在打着什么主意……
  ……
  木鱼歇,钟罄响,新铸的金佛在殿内惹上暗色。
  妙观走的急而轻,驳影掠过青砖地。
  俯身在太后耳边低语几句,周遭本就觑着太后脸色的僧众纷纷停止了念诵,堂内鸦雀无声。
  “还有这等事?”冯芷君面露浅笑,意味深长。
  “阿耆尼......阿耆尼,咱们过些日子送她一份礼,权当预贺她来日——平步青云。”
  白菩提串上香烟缭绕,自跪着的宫人那处看来,仿若要给殿内的金身佛像都给束紧脖颈。
  拓跋弭的亲征的确平息了国内不少叛乱。
  然而战事一起,今年的农时到底还是误了,平城周遭本就农田稀少,附近并州等地原本五月底至六月就该收割的麦子生生拖到了七月。
  不少穗子都烂在了地里。
  百姓无粮,便是要削减开支、减免赋税、开仓赈灾,此消彼长下,若来年蠕蠕再度南下,抑或是又有州郡再叛,又当如何?
  冯芷君携几个伶优、宦官以及文人才子在林苑当中闲庭信步,听着这些人给自己带来的要闻。
  偶尔她也会感慨,还是在外任事的男儿好。
  可以不必困在这当中就能知晓天下事,也不必太过仰仗这些宦官伶人、阴私手段。
  可谁叫那在外的男儿有不少都是有眼无心的活瞎子、治标不治本的庸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