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2 / 3)
德亨道:“皇上不妨放出话去,就说建图书馆,不只是用砖瓦木石建一座屋子那么简单,还要懂明算、明法、堪舆、天文等奇才参与修建,若是入京学子中有懂这些的,可毛遂自荐,若没有,那这图书馆也建不成。反正这些读书人也不知道图书馆到底是做什么的,一切都由皇上说了算。”
雍正帝:……
我听到了,但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是在趁机选才,是朕想的这个意思吗?
雍正帝仍旧略过此节,问道:“对允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话说的,我对您三哥,能有什么好的建议。
德亨道:“目前来看,诚亲王只是在朝堂上发了一通妄议,咱们不能因为他说了不和之语,就拿他怎么样。所谓的携读书人之势,也只是咱们队图书馆的臆想然后硬加给他的,实际上,他也并没有真的做什么,图书馆,说不定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只是咱们自己将之妖魔化了。也许,入京的士子一心科考夺魁,根本不理会这些呢?”
雍正帝:……
朕虽然没有证据,但朕就是觉着你是在糊弄朕。
“难道就这样听之任之?”
德亨:“……臣能想到的,都说了,臣没有其他法子了。”
雍正帝垂眸看着手里捧着的茶碗良久,道:“你退下吧。”
允址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最可能做的,就是鼓动士子上请愿书。如果是德亨,德亨就这么做。
对此,德亨提出了两个应对方法。
一个应对眼下之法。多多刊印书籍,发下去,丰富士子们的眼睛见识,士子们看到了眼前的好处,对那个没影的、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图书馆也就不感兴趣了。
一个消弭图书馆带来影响的长远之法。将真正的惠民良方教给小民,收拢民心,自有小民替皇帝褒扬美名,就算读书人对皇帝有微词,也会看在民心的份上,说话不会太苛刻。
其实,德亨让徐元正整理的书目当中,有近一半的,都是此类农工医法科书籍,真正公之于众的,也是这些。
这两个方法,德亨是有针对性提的,也是真心实意提出来的。
如果是德亨来应对允址,他会借此搞一场舆论战,以碾压的态势将允址打入尘埃,让他在读书人中颜面尽失。
同时,宣扬新帝明德、亲民、至善的新朝底色。
图书馆建,要按照他的方法来建,不建,也要按照他的心意停滞。
图书馆可以不建,但建图书馆的初衷,可以通过另外的方法和途径实施,比如刊印书册丰富读书人的眼界,比如惠民富民开启民智……
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这就是德亨的退让和妥协了。
但显然的,这两个方法并不合雍正帝的心意,所以,他没说要不要采纳实施,只是让德亨退下。
德亨行礼,退出了冰冷的昭仁殿。
德亨没有回头。
这座昭仁殿从此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不他知道,雍正帝的目光一直轻飘飘的放在他的背上。
随着德亨的背影消失在层层叠叠的汉白玉台阶之下,雍正帝收回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茶盏上。
苏培盛上了两盏茶,一盏是给他这个皇帝的,另一盏,是给德亨的。 ↑返回顶部↑
雍正帝:……
我听到了,但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是在趁机选才,是朕想的这个意思吗?
雍正帝仍旧略过此节,问道:“对允址,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话说的,我对您三哥,能有什么好的建议。
德亨道:“目前来看,诚亲王只是在朝堂上发了一通妄议,咱们不能因为他说了不和之语,就拿他怎么样。所谓的携读书人之势,也只是咱们队图书馆的臆想然后硬加给他的,实际上,他也并没有真的做什么,图书馆,说不定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只是咱们自己将之妖魔化了。也许,入京的士子一心科考夺魁,根本不理会这些呢?”
雍正帝:……
朕虽然没有证据,但朕就是觉着你是在糊弄朕。
“难道就这样听之任之?”
德亨:“……臣能想到的,都说了,臣没有其他法子了。”
雍正帝垂眸看着手里捧着的茶碗良久,道:“你退下吧。”
允址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最可能做的,就是鼓动士子上请愿书。如果是德亨,德亨就这么做。
对此,德亨提出了两个应对方法。
一个应对眼下之法。多多刊印书籍,发下去,丰富士子们的眼睛见识,士子们看到了眼前的好处,对那个没影的、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图书馆也就不感兴趣了。
一个消弭图书馆带来影响的长远之法。将真正的惠民良方教给小民,收拢民心,自有小民替皇帝褒扬美名,就算读书人对皇帝有微词,也会看在民心的份上,说话不会太苛刻。
其实,德亨让徐元正整理的书目当中,有近一半的,都是此类农工医法科书籍,真正公之于众的,也是这些。
这两个方法,德亨是有针对性提的,也是真心实意提出来的。
如果是德亨来应对允址,他会借此搞一场舆论战,以碾压的态势将允址打入尘埃,让他在读书人中颜面尽失。
同时,宣扬新帝明德、亲民、至善的新朝底色。
图书馆建,要按照他的方法来建,不建,也要按照他的心意停滞。
图书馆可以不建,但建图书馆的初衷,可以通过另外的方法和途径实施,比如刊印书册丰富读书人的眼界,比如惠民富民开启民智……
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这就是德亨的退让和妥协了。
但显然的,这两个方法并不合雍正帝的心意,所以,他没说要不要采纳实施,只是让德亨退下。
德亨行礼,退出了冰冷的昭仁殿。
德亨没有回头。
这座昭仁殿从此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不他知道,雍正帝的目光一直轻飘飘的放在他的背上。
随着德亨的背影消失在层层叠叠的汉白玉台阶之下,雍正帝收回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茶盏上。
苏培盛上了两盏茶,一盏是给他这个皇帝的,另一盏,是给德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