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3 / 3)
德亨不上朝,陶大就尤其在意朝堂上的消息,每到大朝会,定会去东华门外溜达的。也不特意打听什么消息,就是留意着进出了什么人,路过的老爷奴才们都说了什么话这样的。
可巧,今日去国公府传旨的侍卫就是从东华门出,侍卫在东华门外御马厩领马报备去哪家传旨的时候,就被陶大给听到了。
今儿是大朝会,看那骑马飞奔的侍卫急匆匆的样儿,陶大不敢大意,回亲王府交代了两句,自己先来找德亨报信儿了。
陶大已经不在府上当差了,他如此匆忙急切的赶来,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报给他,德亨扶着陶大让他喘气,问道:“大爹,是京里有什么动静吗?”
陶大喘匀了气,小声道:“我一直留意着,内城没事儿,静悄悄的,不过,我特意在南城打马走了一趟,南城那些穿着长衫的老爷们聚在茶馆里热火朝天高谈阔论的,那是要起势呢,就为了要建您说的图书馆。”
建图书馆这事儿吧,陶大正经知道挺多。就前儿,德亨还让他带人去正阳门内踩点儿,听取民意,要挪地皮出来建图书馆,最后要给迁走的旗人拨多少安宅银子他都替户部算出来了。
结果,他家大爷跟他说图书馆不建了。
啊呸!
但凡他家大爷想做的事情,什么时候没做成过?
迟早晚罢了。
他知道建图书馆关系着读书人的事儿,所以,临出城,他长了个心眼子,从南城穿过来的。
德亨沉吟道:“去找我,也不定就是说图书馆的事儿。”
陶大声音更低,道:“这事儿我一直给您留意着呢。翰林院和武英殿那帮子修书的,打从知道您的心思,这些年就一直猫着劲儿弄图书名目、整理典籍、刊印书册……就等您发话建馆。您前儿个好不容易上折子,他们都当这事儿是定了,谁知道,才一天,您就说不建了,他们怎么会甘心?”
“我就知道他们不会就这么算了,所以,这些日子一直让人看着南城,徐大人也在暗中联络朝臣,怕不是今儿大朝会,就上了奏本?所以皇上才召见您?就是有了这个猜测,我才打南城走,我亲眼看到的,事儿不平静。”
德亨:……
“如果是徐大人联络朝臣上奏本,定会先问过我意见的,不一定是他。”
陶大撇嘴:“也许是他不想牵连您呢?也算是有心了。”
德亨摇头,先不说皇上到底因何召见他,只是道:“今年恩科,四月乡试,九月会试,十月殿试,如今已经是二月了,不管是直隶来京参加乡试的,还是全国来京参加会试的,京城读书人只会越来越多,若都聚在南城高谈阔论的,恐怕要生事。” ↑返回顶部↑
可巧,今日去国公府传旨的侍卫就是从东华门出,侍卫在东华门外御马厩领马报备去哪家传旨的时候,就被陶大给听到了。
今儿是大朝会,看那骑马飞奔的侍卫急匆匆的样儿,陶大不敢大意,回亲王府交代了两句,自己先来找德亨报信儿了。
陶大已经不在府上当差了,他如此匆忙急切的赶来,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报给他,德亨扶着陶大让他喘气,问道:“大爹,是京里有什么动静吗?”
陶大喘匀了气,小声道:“我一直留意着,内城没事儿,静悄悄的,不过,我特意在南城打马走了一趟,南城那些穿着长衫的老爷们聚在茶馆里热火朝天高谈阔论的,那是要起势呢,就为了要建您说的图书馆。”
建图书馆这事儿吧,陶大正经知道挺多。就前儿,德亨还让他带人去正阳门内踩点儿,听取民意,要挪地皮出来建图书馆,最后要给迁走的旗人拨多少安宅银子他都替户部算出来了。
结果,他家大爷跟他说图书馆不建了。
啊呸!
但凡他家大爷想做的事情,什么时候没做成过?
迟早晚罢了。
他知道建图书馆关系着读书人的事儿,所以,临出城,他长了个心眼子,从南城穿过来的。
德亨沉吟道:“去找我,也不定就是说图书馆的事儿。”
陶大声音更低,道:“这事儿我一直给您留意着呢。翰林院和武英殿那帮子修书的,打从知道您的心思,这些年就一直猫着劲儿弄图书名目、整理典籍、刊印书册……就等您发话建馆。您前儿个好不容易上折子,他们都当这事儿是定了,谁知道,才一天,您就说不建了,他们怎么会甘心?”
“我就知道他们不会就这么算了,所以,这些日子一直让人看着南城,徐大人也在暗中联络朝臣,怕不是今儿大朝会,就上了奏本?所以皇上才召见您?就是有了这个猜测,我才打南城走,我亲眼看到的,事儿不平静。”
德亨:……
“如果是徐大人联络朝臣上奏本,定会先问过我意见的,不一定是他。”
陶大撇嘴:“也许是他不想牵连您呢?也算是有心了。”
德亨摇头,先不说皇上到底因何召见他,只是道:“今年恩科,四月乡试,九月会试,十月殿试,如今已经是二月了,不管是直隶来京参加乡试的,还是全国来京参加会试的,京城读书人只会越来越多,若都聚在南城高谈阔论的,恐怕要生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