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坐下,你难不成永远不上朝不成?”
  雍正帝都这么说了,德亨只好坐下,听他和允祥议事。
  允祥单独拿出来说的是一件立贞节牌坊的奏折。
  江苏省淮安府知府特地请奏,淮安府治下阜宁县喻口镇一烈女,年十五,因拒奸而亡,堪为女子表率,应立贞洁牌坊。
  这什么狗屁倒灶的奏折!
  德亨眼睛都瞪大了,看着允祥听他怎么说。
  允祥继续道:“……这是去年十一月初积压下来的奏折,臣弟原本以为只是表彰一地方烈女而已,本也无可厚非,按照常例批复,开朝后发散回去就行了,不值得拿到皇上跟前特意说。但近日臣弟又翻出一本李煦述讲江宁地界奇人异事之奏折,里面提到了此女亡故之因由,实在是奇葩,让人费解。
  臣弟恐另有隐秘之因由,特奏请皇上,是否令淮安知府再行查验。”
  雍正帝奇怪:“不是说拒奸?拒奸还能是什么样的因由?”
  允祥:“照李煦所讲,此女为阜宁县喻口镇一大户之女,去年秋初,在庭院荡秋千时,被去家中拜访的一家贫书生看到了脚,就要被其父嫁给这位家贫书生。此女不愿嫁,干脆一条白绫吊在了房梁之上。那位书生倒是好义气,居然娶回了此女的牌位,将此女葬在了自家祖坟,惹的此女父母感恩戴德,酬谢以丰厚‘嫁妆’,这位贫寒书生更是得了好大的名声,被人传赞以‘义’。被李煦当做奇闻轶事报了上来。”
  也就是说,淮安知府和李煦虽然报的是两件事,但涉及了同一个人,就是那位因为被看到了脚,就要被迫出嫁的十五岁女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