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051节(3 / 4)
大雨瓢泼,将城中的街道打的湿漉漉,扬起低矮的“烟雾”。
钦天监内,这座城内与天师府的钟楼几乎等高的建筑内,一名名星官正忙碌着。
而在建筑最高处的观星台上,品秩正三品的司监盘膝坐在头顶拱起的楼檐下,望着城外京郊墨绿色的竹林走神。
“老爷,您要的东西取来了。”
身后,一名童子费力地拎着一只木箱子走了上来,砰地将其放在地上,还装模作样擦了擦汗,假装很累的样子:
“入夏了,这大雨天,可不容易从大理寺搬过来,您就这么急着看?”
距离赵都安离开京城,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
不久前,大理寺那边派人来钦天监,请了一名星官过去,说是在整理神龙寺内查抄的物资时,意外搜查到了一箱子尘封的书卷。
粗略看过,似是与占星相关,故而请专业人士鉴定。
神龙寺产业庞大。
当初只粗略查抄,整个清点工作至今还未完成。
那名星官自大理寺回来后,神色兴奋,向司监汇报,这才有了将这箱东西拿过来的事。
“求知若渴,雨天不便外出,岂非正是读书时?”
垂垂老矣的司监大人转回身,笑呵呵地说。
站起身,走到箱子旁,又坐下。
箱子表面的封条已经拆开了,看上去这箱子东西也有年头了,打开来,里头尽是灰尘,不知尘封多少岁月。
老司监小心翼翼,取出一本泛黄的书册,翻开仔细辨认,露出惊喜的神色:
“果真是摩耶手抄本!”
童子茫然道:“那是什么?”
老司监抚摸着书籍封皮,笑吟吟道:
“你来说说,现如今留存下的最早的观星书籍,占星书册,有多久?”
童子不加以犹豫:
“六百年前。启国当年陷入绝境,一把火焚烧了都城,此前的重要资料、书籍都焚烧毁去了,故而如今钦天监内留存的最早的记录,也只追溯到六百年前。”
老司监摇头道:
“不对。当年启国焚烧书籍,但民间却还有珍贵资料留存。
彼时,神龙寺尚未有后来成就,但已经有了雏形,在都城内有一座小寺庙,里头穷困潦倒的僧人们继承了一千年前摩耶行者留下的一些遗产,其中就包括部分书稿。
摩耶行者晚年时沉醉于观星,占星,留下不少文字,原稿虽大都没了,可神龙寺内留下少许手抄本,却是合情合理。”
童子惊讶极了:
“就是这些?是一千年前,摩耶行者的记录?”
老司监颔首,眼中流露出尊敬之色: ↑返回顶部↑
钦天监内,这座城内与天师府的钟楼几乎等高的建筑内,一名名星官正忙碌着。
而在建筑最高处的观星台上,品秩正三品的司监盘膝坐在头顶拱起的楼檐下,望着城外京郊墨绿色的竹林走神。
“老爷,您要的东西取来了。”
身后,一名童子费力地拎着一只木箱子走了上来,砰地将其放在地上,还装模作样擦了擦汗,假装很累的样子:
“入夏了,这大雨天,可不容易从大理寺搬过来,您就这么急着看?”
距离赵都安离开京城,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
不久前,大理寺那边派人来钦天监,请了一名星官过去,说是在整理神龙寺内查抄的物资时,意外搜查到了一箱子尘封的书卷。
粗略看过,似是与占星相关,故而请专业人士鉴定。
神龙寺产业庞大。
当初只粗略查抄,整个清点工作至今还未完成。
那名星官自大理寺回来后,神色兴奋,向司监汇报,这才有了将这箱东西拿过来的事。
“求知若渴,雨天不便外出,岂非正是读书时?”
垂垂老矣的司监大人转回身,笑呵呵地说。
站起身,走到箱子旁,又坐下。
箱子表面的封条已经拆开了,看上去这箱子东西也有年头了,打开来,里头尽是灰尘,不知尘封多少岁月。
老司监小心翼翼,取出一本泛黄的书册,翻开仔细辨认,露出惊喜的神色:
“果真是摩耶手抄本!”
童子茫然道:“那是什么?”
老司监抚摸着书籍封皮,笑吟吟道:
“你来说说,现如今留存下的最早的观星书籍,占星书册,有多久?”
童子不加以犹豫:
“六百年前。启国当年陷入绝境,一把火焚烧了都城,此前的重要资料、书籍都焚烧毁去了,故而如今钦天监内留存的最早的记录,也只追溯到六百年前。”
老司监摇头道:
“不对。当年启国焚烧书籍,但民间却还有珍贵资料留存。
彼时,神龙寺尚未有后来成就,但已经有了雏形,在都城内有一座小寺庙,里头穷困潦倒的僧人们继承了一千年前摩耶行者留下的一些遗产,其中就包括部分书稿。
摩耶行者晚年时沉醉于观星,占星,留下不少文字,原稿虽大都没了,可神龙寺内留下少许手抄本,却是合情合理。”
童子惊讶极了:
“就是这些?是一千年前,摩耶行者的记录?”
老司监颔首,眼中流露出尊敬之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