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打住打住!”乔思悦不想听下去,作势要捂她的嘴,“劝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轮到自己身上呢,不照样谎话张嘴就来?这时候就不怕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了?”
“我跟你们的情况能一样吗?”程心脸上一热,“你们谈了十年,我就一个晚上……”
“两个!”乔思悦伸出两根手指提醒她。
程心赶紧转移话题,“你还是找个时间跟陆卓诚好好聊聊吧,实话实说!风姐说得对,这么多年感情,他有责任陪你一起面对,我看他也不是那种遇事退缩、薄情寡义的人,如果他真承受不住选择放手,你可以骂他打他跟他断个干干净净,但你不能自己先把路给堵死了!你得给他一次做选择的机会,也是给你自己一次机会!”
“万一他就是那样的人呢?”乔思悦苦笑,“人心隔肚皮,谁又能保证同床共枕的人心里在想什么?就算现在负责,以后感情就不会变吗?”
“你别这么悲观!”程心还想再劝,“你和陆卓诚不一样,从大学开始你们就……”
乔思悦打断她,“你和林时钧从初中开始就互相喜欢了,算得上青梅竹马吧,你了解他么?他那几年从国外发了多少信息给你,跟异地恋有什么区别,结果呢?”
程心一个字都回答不了。
时隔五年,程心还能清楚记得tina的眉眼,像小猫一样,黑色眼线挑得很高,在八月伦敦的盛夏骄阳下,香槟色的亮片,金粉色的短发,都在闪烁。
她从来没有想到过,林时钧喜欢的原来是这种类型的女生。
热烈,大胆,前卫,浓墨重彩,她完全不是对手。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猜测的迷题,乔思悦和陆卓诚从大学到奔三做了十年的恋人,程心和林时钧从初中到高中做了六年无话不谈的朋友,林时钧和tina相恋五年连婚都订了,依然看不清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两个人都说不出话,沉默地走到医院大门口,程心掏出手机打算叫车把乔思悦送回家,被她拦住:“你晚上不是还要赴林时钧的约?大场合,还是抓紧点时间,不要迟到,留个好印象。”
程心笑,“你不是不喜欢林时钧么?”
“笨蛋!”乔思悦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这世界上只有林时钧一个男人了么?那个校友会活动简直是青年才俊集中营,我都想去了,这么好的机会你可别给我浪费了!”
严格来说,晚上的活动不属于联谊性质的校友会,而是一年一度的“伦敦政经-牛津中国论坛”,从早上开到晚上,分成四五个分论坛,每年都要邀请数十位政、商、学术界的知名校友做演讲嘉宾,与会者多是各大名校的海归精英。
和这些大佬相比,程心只是个很普通的小卡拉米,靠寒窗苦读勤工俭学换来这一纸文凭,一段海外实习作背书,才能争取到国内一线城市大平台待遇不错的工作机会,已经是小镇做题家这一生能企及的最大飞跃。
所以当林时钧提出想借着论坛活动的机会,介绍离婚律师给她认识时,她略微有点迟疑,不喜欢硬撑门面应付这种高端社交场合。
但林时钧的意思是,海归圈子很看重校友关系,双方都有留学背景,在校友活动这种场合见面,更容易熟络起来,活动结束后还可以顺势续第二场,再谈私事,拉近距离。
他说的很在理,但也更让程心紧张。听说对方是今年受邀演讲的嘉宾,是林时钧以前刚闯入“银圈所”打拼时认识的前辈,牛津出身,父母一个在法学院,一个在市高院,来头不小,还是个律政俏佳人。
和这样背景的人打交道,自己也不能太输阵,既不能被对方看轻,也不能太高调喧宾夺主。
跳槽后,那些专门用来应付大型活动的衣裙失去了用武之地,空有精贵的形貌,既不舒适,也不耐穿,越贵越娇气,很难伺候,统统被她收进了衣柜底,但这次情况特殊。
文明社会,社交如战场,衣妆仪容也是武器。
她把压箱底的衣服都翻出来了,一件件试,可惜不是颜色太明丽,就是设计太低胸。 ↑返回顶部↑
“我跟你们的情况能一样吗?”程心脸上一热,“你们谈了十年,我就一个晚上……”
“两个!”乔思悦伸出两根手指提醒她。
程心赶紧转移话题,“你还是找个时间跟陆卓诚好好聊聊吧,实话实说!风姐说得对,这么多年感情,他有责任陪你一起面对,我看他也不是那种遇事退缩、薄情寡义的人,如果他真承受不住选择放手,你可以骂他打他跟他断个干干净净,但你不能自己先把路给堵死了!你得给他一次做选择的机会,也是给你自己一次机会!”
“万一他就是那样的人呢?”乔思悦苦笑,“人心隔肚皮,谁又能保证同床共枕的人心里在想什么?就算现在负责,以后感情就不会变吗?”
“你别这么悲观!”程心还想再劝,“你和陆卓诚不一样,从大学开始你们就……”
乔思悦打断她,“你和林时钧从初中开始就互相喜欢了,算得上青梅竹马吧,你了解他么?他那几年从国外发了多少信息给你,跟异地恋有什么区别,结果呢?”
程心一个字都回答不了。
时隔五年,程心还能清楚记得tina的眉眼,像小猫一样,黑色眼线挑得很高,在八月伦敦的盛夏骄阳下,香槟色的亮片,金粉色的短发,都在闪烁。
她从来没有想到过,林时钧喜欢的原来是这种类型的女生。
热烈,大胆,前卫,浓墨重彩,她完全不是对手。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猜测的迷题,乔思悦和陆卓诚从大学到奔三做了十年的恋人,程心和林时钧从初中到高中做了六年无话不谈的朋友,林时钧和tina相恋五年连婚都订了,依然看不清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两个人都说不出话,沉默地走到医院大门口,程心掏出手机打算叫车把乔思悦送回家,被她拦住:“你晚上不是还要赴林时钧的约?大场合,还是抓紧点时间,不要迟到,留个好印象。”
程心笑,“你不是不喜欢林时钧么?”
“笨蛋!”乔思悦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这世界上只有林时钧一个男人了么?那个校友会活动简直是青年才俊集中营,我都想去了,这么好的机会你可别给我浪费了!”
严格来说,晚上的活动不属于联谊性质的校友会,而是一年一度的“伦敦政经-牛津中国论坛”,从早上开到晚上,分成四五个分论坛,每年都要邀请数十位政、商、学术界的知名校友做演讲嘉宾,与会者多是各大名校的海归精英。
和这些大佬相比,程心只是个很普通的小卡拉米,靠寒窗苦读勤工俭学换来这一纸文凭,一段海外实习作背书,才能争取到国内一线城市大平台待遇不错的工作机会,已经是小镇做题家这一生能企及的最大飞跃。
所以当林时钧提出想借着论坛活动的机会,介绍离婚律师给她认识时,她略微有点迟疑,不喜欢硬撑门面应付这种高端社交场合。
但林时钧的意思是,海归圈子很看重校友关系,双方都有留学背景,在校友活动这种场合见面,更容易熟络起来,活动结束后还可以顺势续第二场,再谈私事,拉近距离。
他说的很在理,但也更让程心紧张。听说对方是今年受邀演讲的嘉宾,是林时钧以前刚闯入“银圈所”打拼时认识的前辈,牛津出身,父母一个在法学院,一个在市高院,来头不小,还是个律政俏佳人。
和这样背景的人打交道,自己也不能太输阵,既不能被对方看轻,也不能太高调喧宾夺主。
跳槽后,那些专门用来应付大型活动的衣裙失去了用武之地,空有精贵的形貌,既不舒适,也不耐穿,越贵越娇气,很难伺候,统统被她收进了衣柜底,但这次情况特殊。
文明社会,社交如战场,衣妆仪容也是武器。
她把压箱底的衣服都翻出来了,一件件试,可惜不是颜色太明丽,就是设计太低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