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怎么也想不到,仅仅一夜工夫,苏娘子竟能拿出这般条理清晰、干货满满的方案。惊愕之下,愣是半晌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来,心中对苏娘子的钦佩之情快赶上兴盛湖的水深了。
  就连寒酥也满是诧异。以往但凡涉及书写文案这类事儿,苏榛定会把任务分派给他的。
  昨晚竟然是榛娘自己写?
  寒酥心中好奇,忍不住跟着项松看了一会儿,目光便凝住了,这字迹压根不会是榛娘的。
  寒酥眉头轻皱,下意识地望向苏榛,眼中的疑问呼之欲出。
  苏榛顿感心虚不已,也不敢与寒酥对视太久。只能佯装镇定,提高了声调催促:“项大哥你回去慢慢看,咱们今日行程紧得很,赶紧动身吧!”
  说着,赶紧拿了披风拿好,率先朝门口迈步。
  项松哪有不应之理,把策划书一股脑塞进怀里就也跟出来了。
  寒酥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整日沉默了不少。
  而今日在兴盛湖的行程,用苏榛的话说叫“聚焦资源与人力评估”。
  整个上午,项松带着苏榛与寒酥穿梭于熙熙攘攘的本地市集。
  苏榛最感兴趣的是白水村跟府城里都少见的水产铺子,也顺便看果蔬铺子。
  项松则在一旁,适时地为她介绍本地行情,比如哪家铺子的货源最为稳定,哪个季节哪种食材的价格波动较大。
  寒酥跟在后面,帮忙记录着一些关键信息,偶尔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三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一番忙碌下来,除了兴盛湖以往在年岁集上惯常筹备的食材,苏榛还为白水村村民、以及自家生意精心筛选出了几家可靠的铺子。
  毕竟年岁市集有十五日,采购原料最好就在本地解决,省了车马费和不少人力物力。
  午食也就是在市集上吃的鱼面,做法倒是跟苏榛的差不太多,口味也相似。
  苏榛咽下口中食物,暗自思忖。出来摆摊,图的就是个差异化竞争,在这鱼龙混杂的市集里寻得立足之地。
  若是做的吃食与本地摊主“相撞”,一来抢了人家生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二来也难以凸显自身特色,招揽顾客就成了难事。
  权衡之下,她默默从心中的摆摊清单上划掉了鱼面这一项。
  用过午食,日光稍敛。
  三人稍作休整,便一起去拜访了几位本地颇具声名的工匠群体。涵盖了木匠、铁匠、泥瓦匠等各个行当。
  苏榛心中有规划,主要是了解他们平日里擅长打造什么、从业经验、从业年限几何、经手过哪些有分量的“大工程”。
  最重要的是要询问近期工作量,手头尚有多少未完成的订单,能否在集市筹备这仅一个月的时间匀出精力。
  尤其时下的木匠、泥瓦匠,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帮忙完成冰雕部分的搭建。比如大型的冰台,搭起来不比专门的冰雕师傅差。
  她一边问、寒酥便一边认真地记录着关键信息。
  其实就是全方位评估这些工匠能否满足集市“基建”的需求。
  但凡遇到对参与集市项目有意向的工匠,寒酥都会着重标记,将其个人信息详细记录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助力。
  严格来讲,这部分繁杂琐碎的工作本不在苏榛该负责的范畴之内,与她手头直接的买卖并无紧密关联,大可以袖手旁观。
  反正策划书上已罗列了大致的细节,交给项松自行去操办便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