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总不能胡乱猜吧!
  算了,没听清,问问怎么了?
  想到这,沈淮书出列道:“还请陛下再细说一下。臣耳朵不大好,刚刚没听清”
  礼部尚书惊道:“王澈,你好大的胆子”
  沈淮书:“陛下,微臣的耳朵前几日被蜂子蜇了一下,陛下是知道的。臣不敢有所隐瞒,更不敢欺君罔上。臣是真的很努力地去听,还望陛下恕罪”
  魏少安嘴上似憋着笑:“哦?那敢问王尚书,你被咬的是哪只耳朵?”
  沈淮书被他看得两耳发红,道:“回陛下,是右耳”
  没错了,昨晚被你咬过的地方,现在还滚烫得很。
  魏少安不咸不淡道:“这蜂子有些太不像话了”
  “是啊!”沈淮书支着耳朵去听。原以为他还会说几句顺耳的话。魏少安却突然话锋一转道:“真是可惜了,那只蜂子应该在王尚书的左耳朵上也咬一口才对”
  ……我谢谢你了!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陛下这是在调侃王尚书吗?】
  【可是上一次陛下这般语气说话的时候,所涉及的那个犯人被判了绞刑】
  沈淮书道:“陛下说笑了。”
  “哦?”魏少安的身子微微向前倾,挑了一下眉:“朕想听听王尚书的意见。”
  什么意见?
  你在跟我打哑谜呢?问的是我耳朵让你咬一口行不行?还是你刚刚问的啥。
  沈淮书脑袋昏昏沉沉的,对上魏少安漆黑的眼。从他眼里看到了坏笑,却突然想起,他问的定然是昨日的事。
  想到这,沈淮书正了正身形,道:“陛下,关于如何救济孤寡老人的问题。臣认为首先需要各地官员详细地拟订一份需要救济之人的名单。要详细到年龄、是否有儿女、儿女是否有工作等。届时那些有自理能力的人,可派人每月上门捐赠一定的粮食。至于那些生活无法自理的人,便可派人接到救济堂居住。
  另外救济堂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只在一个屋檐下。需分三堂,孤儿堂、救济堂、养老堂。孤儿堂还需找教书先生传授孩童知识。无论到什么时候学业不可荒废。救济堂的话救济的是那些流民、难民。他们同意,朝廷可为其提供良田,良具,并传授务农知识。若能勤勤恳恳地耕种,便可衣食无忧。
  至于养老堂收留的那些老人,我们也应给足他们尊重。不应因他们孤寡无人,而任意欺辱。凡是以权欺压百姓,任意打骂百姓者必严惩不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