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171节(3 / 4)
只是没想到,他让李宪提防高泰,李宪直接将他拿下了。
平安不明白李宪要做什么,只得静观其变。
李宪接着道:“所以孙儿怀疑,这个“調”字,原本是个“故”字,那么此人就有可能是冒名顶替,在五军营待满一年,又选为王府侍卫,留在我父王身边。再看此人胸膛的疤痕,隐约可见与黑虎会成员的纹身大小外形相似,臣怀疑高泰与黑虎会有关,请祖父明察。”
话音刚落,高泰手指动了一下,然后闷哼一声,整个人扭动起来,又因被捆的结实,挣扎不开。
“动了动了!”吴用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道:“来人,护驾!”
手持金瓜的大汉将军闯进大殿,茫然四顾。
“……”
“大约半个时辰。”李宪小声对平安道,让平安记住药效时间。
“先送入诏狱,仔细看押。”皇帝道。
“是。”罗纶令人将高泰抬下去。
此时又有太监进殿,对皇帝道:“陛下,璐王妃求见。”
皇帝与璐王妃不常见面,照说儿媳的事也不该说到他面前,因此奇怪地问:“她怎么不去见皇后?”
太监道:“璐王妃……捆着娘家幼弟进得宫,唯恐外男冒犯中宫,便来求见陛下。”
皇帝本以为璐王妃要哭哭啼啼为璐王求情,却听说她将庆平伯幼子绑来,便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皇帝对李宪道:“一个绑侍卫,一个绑弟弟,你们璐王府够热闹啊。”
李宪微低下头。
“宣。”
第163章 听我说谢谢你……
庆平伯幼子承恩在宴月楼持干股的事,顺天府已经报给了皇帝,如今璐王妃绑幼弟上殿,想也不用想,必然来请罪的。
刘承恩才十一岁,身为曾经皇储不二人选的璐王殿下的小舅子,他身边围绕着许多不学无术的勋贵纨绔子弟,九岁就在赌场里掷骰子。
刘家原是普通匠户,女儿选为王子妃,当今皇帝登基后又册封璐王妃,一下子阔起来了。
时人都道多子多孙多福,璐王妃为皇家开枝散叶、相夫教子,在皇帝眼里功劳是大过璐王许多的,因此待儿媳家一直不错,四郡主出生之际,便将璐王妃的父亲封为庆平伯,兄弟和姐妹们的夫家也都给了虚衔,逢年过节赏赐不断。
可惜庆平伯是个油盐不进的“搞老庄”,要论起师门关系,还是王实甫的师侄,自打他老人家手头宽裕了,每日沉迷修道不可自拔,根本不理家事。别的孩子都已长大,只有这个妾室所生的幼子承恩年龄尚小,长在家里富贵之时,放纵的不像样子。
如今宴月楼出了事,朝廷开始追查背后的股东,好几个勋贵子弟都被大理寺叫去问话,孩子才开始害怕了,将自己持干股的事告诉了父兄。
庆平伯十天有八九天在山上,又是外戚,哪有什么人脉可言,除了找女儿别无他法,璐王妃便让他将幼弟交出,绑缚上殿向陛下请罪。
这不是平安头一次见璐王妃,只觉得她今日与从前的大有不同,目光中带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然。
他心中不禁浮起一丝念头,这母子二人不会把璐王架空了吧?
璐王妃盈盈下拜,出了这么大的事,满头钗环没有丝毫响声,这倒令皇帝对这个印象中勤俭持家的小家碧玉刮目相看,其实宫里为皇子选妃,虽是从平民小官之家遴选,却也是万里挑一的良配,有时生而为人,并非所有美德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恶习也是一样。
璐王妃道明来意,并令人抬上璐王府内宅所有账目,便对幼弟说:“你自己向陛下坦明。”
皇帝见刘承恩比平安年纪还小些,瑟缩地跪伏于地,吓得浑身战栗,口不能言,便叫人为他松绑,并宽慰他:“你不用怕,只要据实陈奏,朕会体谅你年少无知,从轻发落。” ↑返回顶部↑
平安不明白李宪要做什么,只得静观其变。
李宪接着道:“所以孙儿怀疑,这个“調”字,原本是个“故”字,那么此人就有可能是冒名顶替,在五军营待满一年,又选为王府侍卫,留在我父王身边。再看此人胸膛的疤痕,隐约可见与黑虎会成员的纹身大小外形相似,臣怀疑高泰与黑虎会有关,请祖父明察。”
话音刚落,高泰手指动了一下,然后闷哼一声,整个人扭动起来,又因被捆的结实,挣扎不开。
“动了动了!”吴用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道:“来人,护驾!”
手持金瓜的大汉将军闯进大殿,茫然四顾。
“……”
“大约半个时辰。”李宪小声对平安道,让平安记住药效时间。
“先送入诏狱,仔细看押。”皇帝道。
“是。”罗纶令人将高泰抬下去。
此时又有太监进殿,对皇帝道:“陛下,璐王妃求见。”
皇帝与璐王妃不常见面,照说儿媳的事也不该说到他面前,因此奇怪地问:“她怎么不去见皇后?”
太监道:“璐王妃……捆着娘家幼弟进得宫,唯恐外男冒犯中宫,便来求见陛下。”
皇帝本以为璐王妃要哭哭啼啼为璐王求情,却听说她将庆平伯幼子绑来,便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皇帝对李宪道:“一个绑侍卫,一个绑弟弟,你们璐王府够热闹啊。”
李宪微低下头。
“宣。”
第163章 听我说谢谢你……
庆平伯幼子承恩在宴月楼持干股的事,顺天府已经报给了皇帝,如今璐王妃绑幼弟上殿,想也不用想,必然来请罪的。
刘承恩才十一岁,身为曾经皇储不二人选的璐王殿下的小舅子,他身边围绕着许多不学无术的勋贵纨绔子弟,九岁就在赌场里掷骰子。
刘家原是普通匠户,女儿选为王子妃,当今皇帝登基后又册封璐王妃,一下子阔起来了。
时人都道多子多孙多福,璐王妃为皇家开枝散叶、相夫教子,在皇帝眼里功劳是大过璐王许多的,因此待儿媳家一直不错,四郡主出生之际,便将璐王妃的父亲封为庆平伯,兄弟和姐妹们的夫家也都给了虚衔,逢年过节赏赐不断。
可惜庆平伯是个油盐不进的“搞老庄”,要论起师门关系,还是王实甫的师侄,自打他老人家手头宽裕了,每日沉迷修道不可自拔,根本不理家事。别的孩子都已长大,只有这个妾室所生的幼子承恩年龄尚小,长在家里富贵之时,放纵的不像样子。
如今宴月楼出了事,朝廷开始追查背后的股东,好几个勋贵子弟都被大理寺叫去问话,孩子才开始害怕了,将自己持干股的事告诉了父兄。
庆平伯十天有八九天在山上,又是外戚,哪有什么人脉可言,除了找女儿别无他法,璐王妃便让他将幼弟交出,绑缚上殿向陛下请罪。
这不是平安头一次见璐王妃,只觉得她今日与从前的大有不同,目光中带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然。
他心中不禁浮起一丝念头,这母子二人不会把璐王架空了吧?
璐王妃盈盈下拜,出了这么大的事,满头钗环没有丝毫响声,这倒令皇帝对这个印象中勤俭持家的小家碧玉刮目相看,其实宫里为皇子选妃,虽是从平民小官之家遴选,却也是万里挑一的良配,有时生而为人,并非所有美德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恶习也是一样。
璐王妃道明来意,并令人抬上璐王府内宅所有账目,便对幼弟说:“你自己向陛下坦明。”
皇帝见刘承恩比平安年纪还小些,瑟缩地跪伏于地,吓得浑身战栗,口不能言,便叫人为他松绑,并宽慰他:“你不用怕,只要据实陈奏,朕会体谅你年少无知,从轻发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