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0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彻在未央宫草拟名单,除了苏武是主动求去想做些事攒些功劳,还有一位民间的小吏叫常惠,也主动表示想为陛下效忠。
  这位常惠的心思很简单,他穷困潦倒身无长物,在中原过得很不好,于是干脆随着出使队伍往匈奴去见见世面,没准就有别的机遇呢。
  刘彻说的时候,李盛就在他怀里窝着,他对这两个人都很放心,那都是忠肝义胆的义士啊!后世都知道苏武牧羊,但其实常惠也是艰辛苦楚几十年一直坚守节义。
  写完这两个人名,刘彻又沉吟片刻:“副中郎将张胜也颇有胆气,这次也有意出访......”
  话还没说完,一只带着皂角香气的大翅膀就堵在他嘴上了:斯到普!斯到普!
  这个张胜可是个祸头子啊!
  后世有些人在评价汉朝使者行事凶猛做事彪悍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带上苏武,苏武此人,最出名的是那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身在敌营,还能这样胆气十足地警告对方:你小子最好脑子清醒一点!你敢杀我!就等着灭国吧!
  于是后世很多人就刻板印象了,觉得苏武也是那种路子野行事猛的传统汉使者。
  其实还真不是,苏武之祸,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这个张贺。
  苏武带着张贺和常惠去了匈奴后,匈奴有个叫缑王的将领,他是浑邪王的外甥,当年浑邪王带着整个部落内附,缑王的父母亲族自然也在其中,但是前几年缑王随着汉军攻打匈奴的时候,被俘虏了,为了活命,他只能投降。
  但是他一直都想寻机回到汉朝,毕竟自己的家人都在那里。
  还有一名降胡者名叫虞常,是汉人,两人意向相投,常常在一起诉说苦闷远眺中原盼望能回到汉地与家人团聚。
  这次苏武一行人来到这里,这两人就私下去找了张胜,谋划着要发动谋反趁机劫持且鞮侯单于的母亲大阏氏,借此逼迫单于放他们归汉。
  虞常和张胜是故交,他私下找到张胜,道万一事不能成,他会寻机杀掉卫律,若自己不幸被捉住殒命,希望张胜能为自己远在中原的母亲和弟弟在天子面前美言,博得一些封赏。
  卫律是谁呢?他也是汉使者,但是后来投降了匈奴,还给匈奴出了不少主意,刘彻深恨此人。
  张胜得知此事,半个字都没告诉领导,也就是苏武,后来果然事情败露,苏武整个使团都被无辜牵连,单于劝苏武投降不成,这才把他放逐到北海自生自灭。
  张胜这人,胆气是有的,但是大局观就差点了。
  大金雕用爪子推推铲屎官,两只棕褐色的眼睛盯住他:这人不行!
  刘彻虽然有些意外,但阿曜还是很靠谱的,于是他把那只大翅膀从嘴巴边上拿下来,把大金雕抱过来:“那你说派谁去更好?”
  李盛从他的怀抱里挣脱出去,跑去外面把正带着侍卫警戒环行的韩颂叼着衣袖带过来了。
  韩颂在鹰扬卫也待了有一阵子了,还专门跟着叔叔韩说学过匈奴语言,聪明机警又很谨慎,万一有点什么变故也能及时沟通。
  于是韩颂就跟着上任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把张胜留下了,但李盛心里还是很不安。
  于是他也跟着去了,他一动,鹰扬卫肯定也跟着动了。
  张次公岁数大了,现在是一个叫冯霖的年轻将领带队,他之前是张次公的副手,和大金雕也非常熟悉。
  李盛一路上带着鹰扬卫赶路,晚上就打回来各种黄羊野兔大鱼回来加餐,日子过得还挺潇洒。
  苏武的差事也办得很顺,虞常来寻过苏武,但苏武劝他不要冲动,虞常沉默片刻,没有回话。
  苏武叹息一声,但也不忍心去告发他们,他们毕竟是心向中原啊!
  但他们毕竟势单力薄,很有可能事情办不成还把自己搭进去,缑王和虞常已经有些近乎执拗了,劝不动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