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0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说刘彻在外交方面很流氓了,他怎么会跟你讲道理啊?!!!
  大金雕星夜疾驰提醒了辽东驻军,顺利发现了埋伏在汉营背面的两千朝鲜兵,汉军毫发无伤。
  不等卫右渠开始讲道理,两支汉军已经从齐地渤海东侧和辽东郡分兵出发,抄近路以楼船抵达了朝鲜王城首都(今朝鲜平壤),杨仆想立刻就压近朝鲜王城发起攻击,被随行而来的霍去病阻止了。
  是的,霍去病也来了,他还带了霍嬗,近些年来一直在长安闷着,他无趣得很,而且他也从来没参与过水战,很感兴趣,这次还是以擅长水战的杨仆为主将。
  但尽管只是观战,霍去病身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兼冠军侯,又是太子表哥天子近臣,在西北战功彪炳威震朝野,他的意见,杨仆不敢不听。
  “如今我方大军未至,我观这朝鲜士兵倒也雄壮威武,若是就这样冲上去,只怕战机不顺,不如再等一等左将军的兵。”
  杨仆这时候也接到了斥候的回报,道王城中至少有四万驻军,他心下有些后怕,闻言也是心悦诚服,便先后撤三十余里,以待援兵。
  左将军姓荀名彘,从浿水方向进步,接应杨仆,但是他的行军很不顺利,朝鲜死战,他的两万大军被拦在了浿水一方,数次大战都未能寸进。
  这怎么行?耽误一天就是这么多人人吃马嚼,还在不停地伤亡,大汉这么多年征战,打没了几乎三分之一的青壮,人口多珍贵啊!
  李盛当即阻止荀将军再次发起战争,他先去侦查一番,果然,只要绕过一座山丘,再从密林中砍出一条路来,就能直达王城后方,眼下是秋天,密林中也没有什么毒虫迷瘴,虽然费点力,但是比一直死人好多了啊!
  荀将军思考了一晚上,拜托大金雕去送信告知杨仆,让他稍作等待,等着他突袭后方,两边围堵必能大胜!
  李盛送信回来,就带着荀将军一行人往后面,去,为了迷惑朝鲜,他们是假装又一次战败后夜里走的。
  第二天中午荀将军就顺利破开密林,越过山丘,出其不意地杀向朝鲜王城后方。
  趁着这边形势大好,李盛飞回杨仆这边,催着他全力攻打城门。
  两方夹击之下,卫右渠很快就表示要投降,但他有个条件。
  他愿意去面见汉帝,但是他心里不安,害怕半路上被杀,要求带着一万人上路同行。
  历史上,这位朝鲜王也曾经说过这句话,但历史证明,他并无臣服之心,只是为了拖延战局缓解当下危急,历史上的卫右渠派了太子前往,趁着汉军停止攻击补修宫城,而后太子与荀将军发生争执后又回到国中,两方继续僵持。
  这一世有霍去病在,这位的性情比刘彻也温和不到哪儿去,一听这话,还不等杨仆说什么,他当即一声嗤笑把书信扔到了朝鲜使者脸上:“败军之将,我不让他披枷囚车,已经是给面子了,他还想带护卫?简直不知所谓!”
  李盛也很纳闷,怎么,这个卫右渠是在辽东地区当小霸王习惯了?跟大汉居然也还想讨价换价?脑子有毛病吧?
  霍去病让人把使者拉下去关押起来,朝着杨仆示意:“不必理会,只管打就是,打穿了王城,那朝鲜王自然就会好好说话了。”
  于是王城很快就被打穿了,中间,卫右渠几次三番前来求和,霍去病都不予理会,战局大顺,能把人打趴下,做什么要半路停下?
  虽然他久不领兵,但是他的战略思维是卫青和刘彻一手带出来地,中心思想很明确:消耗朝鲜有生力量,不只是一时成败,更是以后几十年的战局。
  像是匈奴,自从被打没了一代人,这些年来就算草原上风调雨顺,他们也不敢再招惹大汉,同理,朝鲜既然不肯让周边小国借道朝拜长安,狼子野心想称霸辽东,那就打到底!打穿了半岛,打垮了朝鲜军,杀鸡儆猴,有朝鲜立在这儿当例子,辽东全境所有部落小国就都会学乖了。
  在汉军猛攻之下,众多朝鲜大臣选择出逃投诚,朝鲜丞相无奈之下选择杀了卫右渠向汉军投降,在这一年的十月底,朝鲜之战终于落下帷幕,朝鲜自此被纳入汉朝版图。
  刘彻在此设立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大军撤去前,在霍去病的建议下,汉军楼船还绕着辽东海境走了一圈,刚打完一场胜仗的汉军威势勃发杀意凛然,可以说是很有威慑力了。
  于是,就在这一年年末,辽东诸国纷纷主动前往长安拜见宗主国大汉天子陛下,极尽顺服之态,得知中原有拓土之喜,不少小国也都派了使者前往祝贺。
  宴席上,刘彻高兴得很哪,这次朝鲜之战的两位将军都封赏甚重,看着下面卑顺敬服的各国使臣,还有送来的一堆贡品,甚至还有几个质子,他自然是志得意满。
  刘彻还想加封霍去病,被他拒绝了,这次的首领不是他,以他的傲气,还不至于去蹭这种战功。
  李盛嫌弃刘彻喝酒太多酒气重,蹲在了卫青这一桌上,卫青肺疾不愈,不能饮酒,这会儿就剥葡萄,自己吃一颗,喂给大金雕一颗,李盛一边吃一边看着上面意气风发的刘彻,铲屎官平生最爱装逼摆场面,看得出来,今天晚上是给他爽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