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想表达的其实是,谢谢。
  闫春爷爷与淑云奶奶坐在小院里,一人一把椅子,正在小声说些什么。
  宗念走过去,先将袋子放在闫春爷爷旁边,顺势拉把椅子坐下,“你们说什么悄悄话?”
  他俩也有趣。去古镇那天吵成分道扬镳恨不得绝交,这才多久,一转眼又能促膝长谈。
  老人们有时真像幼童,有火就撒,有糖就好,主打一个不记仇。
  “我劝他呢。他家闫雪多好的孩子,自己有能力,大公司当会计一个月两万多块,对象呢,当老板开饭店,那店里每天去晚了都要排队。对他也好啊,住单间,保险护理都是最好的,来了就给钱。”淑云奶奶“哼”一声,“不像我那败家子,来了比谁手都伸得快,整天惦记我的退休金。就这样还不知足,挑挑拣拣。”
  宗念暗笑,心想不是您炫耀儿子来的勤的时候了。她指指旁边的袋子,“爷爷,冬天衣服都给您备好了。”
  闫春爷爷瞧一眼,表情不屑,“这是打算过了冬天再来了。”
  “你看你看,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讲不出一句好话。”淑云奶奶侧身翻翻袋子里的东西,将围巾拿出来仔细摸摸,“还是羊绒的,多好的面料。”说罢将围巾仔细叠平整,轻轻放进去,“一儿一女都不用你添补,两兄妹感情也好,老房子人家两个都不要。你再瞧瞧我,生了三个,小的为什么没事就跑过来?趁他大姐二姐照顾家里走不开,来我这里献殷勤呢。我心里清楚的很,哪天我一命归西,三个争房子怕是要打进派出所。”
  “不至于。”宗念拍拍淑云奶奶的手,打趣道,“你们可真难伺候,来看不行,不来看也不行。”
  “这就难伺候啦?”淑云奶奶靠到椅背上,悠闲地晃起脚,“小念啊,等你七老八十儿孙一大堆,你就理解我们喽。”
  闫春爷爷这时问道,“小雪走,说什么没有?”
  宗念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没有。但感觉她挺伤心的。”
  不讲是怕生出更多事端。那番话到闫春爷爷耳朵里无非两种反应,更加生气,或者反思郁结,无论哪一种对这个年纪的他来说都算不得好事。
  可她仍希望他知道闫雪的心情,那是一直以来做女儿的心情。
  闫春爷爷怔了下,继而缓缓起身,提上购物袋,“不说了,我进去了。”
  宗念刚要起来便被淑云奶奶拉住,待老爷子走远,对方才小声说道,“他想孙子呀。出了国更见不到了。”
  这便是今日不欢而散的导火索。
  想孙子,选择埋怨女儿送孩子出国的方式;想让儿子稳定,选择冲动激进的阻挠方式;想让女儿嫁得好不受委屈,选择挑剔苛责的破坏方式;想为女婿好,因为女婿好了女儿就好,于是选择不断打击处处干预的批评方式。每个节点,每一步棋,闫春爷爷都选择了几乎最坏的方式,以至于棋局僵持,他把自己也困住了。
  他是好意,可那来自一个专制的、守旧的、自大的父亲的好意,这份好意太隐晦也太沉重,儿女们视其为枷锁,要挣脱,要推翻,要远离。
  宗念叹气,“闫春爷爷,他怎么就不直接说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