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罢几乎是连拐带骗拽着老太太离开事发地。谢天谢地,路边有辆看热闹的出租车,宗念迅速打开车门将人塞进去,报出“晚风家园”的名字,直到车起步,都没敢再往外看一眼。
  晚风家园是一家小小的养老院。
  宗文康早年做钢材生意,搭上房地产行业风风火火些年的顺风车,着实累积一些资产。五十岁这年妻子过世,女儿念大学决意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小儿子叛逆期至嚷嚷着要住校,大变故来袭,小变化堆积,生活赐予的种种意料之外让这个中年男人萌生出退意,也许是在一个独自醒来的清晨,又或许是个大餐桌只有自己吃饭的夜晚,总之,那些无处安放亦不知从哪里开始诉说的情绪在某个瞬间裹袭了他。宗文康发觉自己像片飘落的树叶,无处去无所归,游荡人间,终将为尘。
  他想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又或者说,是些“值得”的,“有贡献”的事情。用以找到支撑也罢,用以偿赎罪孽也罢,哪怕只是让自己这一辈子看起来“还算可以”——他赚了些钱,没有让妻子儿女受过苦,可他仍觉得那“不算可以”。
  是在一场酒局上,政府部门工作的老同学无意间提起养老惠民政策,宗文康动心了。他父母早逝,作为家中老幺是长姐带大了他。大姐远嫁外地,多年来除了在经济上给去一些支援,宗文康抽不出时间去表达谢意。他觉得自己可以在这方面补足一些心里的缺失。
  又与老同学吃过几次饭,详细了解了本地对于养老院的政策扶植,隔年春天,宗文康将生意转手,选址、装修、招人、开业,事事亲力亲为,晚风家园就这样对公众敞开了大门。
  它是买卖,是事业,也是宗文康在知天命的年纪最想要做好的一件事。
  养老行业不好做,刚起步时几乎处处碰壁。说到底,哪里都要钱,宣传广告要钱,设施维护要钱,好的护工和尽责的配套人员更要钱。叱咤商场多年,宗文康觉得钱能解决的都不算大事。然而这里有太多太多钱无法解决的事——有人到咽气闭眼都联系不上家人,有人走失子女过来闹将欢迎台砸个稀巴烂,有家属过来探望话不投机气的老人半夜要上吊,还有将人送来整整三年间没有再露过一面。宗文康气过、愁过、也有过甩手不干爱咋咋地的想法,可又能怎么办呢。每每天明,太阳照进来或者阴雨敲打窗户,新的一天又开始,院子里、楼道中、食堂间,稀碎的声音一起便会将他拉回现实——得继续做啊,不然这些人怎么办。
  有时他会觉得,是他们选择了晚风家园,而晚风又选择了他。人生后半程,他注定要与这里牵扯了。
  第2章 “养老院大当家?逗我呢”
  晚上七点半,宗念带晚饭来到病房。
  小桌板支起,两碗馄饨一放,抓过旁边的椅子几乎四仰八叉坐上去,“爸,你是不是跟我有仇。”
  “闺女是爹的小棉袄。”宗文康平躺着,侧脸看向女儿,“人送回去了?”
  “送啦!”宗念见父亲肚皮上顶小桌板的样子有些滑稽,便将床头抬起一些,哭
  笑不得的语气,“我这棉袄早晚得被您用成夹克,您是捡我一人可劲薅啊。”
  “累了吧?”宗文康打开外卖盖子,递去汤勺,“快吃。”
  宗念用勺子试探着喝一口汤,已经没那么烫了,于是双手端起碗使劲干两口汤汁,解渴后想起什么似的抹抹嘴巴,“您去不去厕所?”
  连跑带颠过这一天,最重要的照顾病号她倒忘了。
  都怪这破养老院。
  “不用。”病号摆手,“今天没敢喝太多水,下午你出去买东西那会儿隔壁床陪床的小伙子带我去了一趟。”
  宗念歪歪头,见隔壁床被褥散着,随口问句,“他们人呢?”
  “出去遛弯了。他们没租到轮椅,我就让先用咱们租那把了。这孩子他妈骑车没刹住撞人家收垃圾的三轮上,好在堆的都是纸箱子,我们这岁数,一摔一个准。”
  “还一摔一个准,比着攒运气值呢。”宗念哼笑,催促,“您快吃,等他们回来咱俩也出去溜溜,憋一天了。”
  “是,突然闲下来,我还挺不适应。”
  “喏。”宗念从口袋里掏出父亲的手机,“拿上这宝物,破烂事一大堆,省得您闲。”
  “偏见。”宗文康接过,边吃边开始回复消息。
  宗念电话震动,见是陈允便直接接起。那头问话一贯简洁,“还没到?”
  她这才一拍脑门,坏菜,晚上有演出,突然缺席忘记打招呼了。于是赶忙说明,“我家里有急事回来一趟,现在找人替班。”
  “你忙,我看老梁在这边,我找他吧。”陈允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