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百官惶恐不安,有人猜测,若是迟迟没有雨,恐怕有蝗灾发生。
  眼见已经六月了,天气越加闷热,一些用于农田灌溉的河流水位下降,甚至干涸,百姓怨声载道,有些人干着农活就倒了下来。
  皇帝却对臣子上谏置之不理,甚至干脆和后宫妃子去甘泉宫避暑解闷。
  甘泉宫依山势而建,朱墙碧瓦掩于苍翠之间,殿内用青白寒玉所砌,两侧立着仙鹤灯盏,宛如天上宫阙落入凡尘。
  皇帝斜倚在榻上,两侧侍女为其扇风解暑,殿中放置着一座冰鉴,鉴上外层盛满了晶莹的冰块,内层盛着美酒水果。
  侍女用长柄银勺从玉壶中舀出酒液,倒入琉璃盏中时,冷雾氤氲。
  陛下,萧大人求见。大太监冯德全躬身入内禀报。
  皇帝刚抿了一口酒,心里正畅快着。闻听此言,他皱了皱眉,不耐烦道:不见。
  大太监冯德全躬身应是,随即退出殿外,微叹一声:萧大人,陛下正忙着呢,您先回去吧。
  萧伯瑀心中一沉,他开口道:冀州、兖州多地干旱,此事关乎社稷安危,还望再通禀一声。
  是。冯德全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再次入殿禀告。
  不多时,他便疾步走了出来,萧大人,请回吧。
  萧伯瑀又道:劳烦再通禀一声,长久不雨,恐生蝗灾,还望陛下早做决断,减少农田损失。
  冯德全来回跑得满头是汗,皇帝冷声道:你倒是勤快啊。
  话音一落,冯德全面色一白,六月沉闷的天气,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下一刻,他倏地跪伏在地,陛下恕罪!
  皇帝勾唇笑着,眼底却毫无笑意,冯德全是先帝身旁伺候的太监,这人年纪大了,自然也就容易犯糊涂了。
  片刻后,皇帝似笑非笑道:萧相如此忠心,乃我大晟之福,朕怎好拂他意呢,宣萧相进来。
  是是!
  第19章 天下将乱
  永顺三年,六月,宰相府。
  萧伯瑀凝神落笔,调拔水车至干旱州郡之地,又下发敕令,命各县令率民众挖井抗旱,以此暂缓这燃眉之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几日,有地方官员上奏,于田垄之下,荒草之间发现蝗蝻猥积的踪迹。
  古籍记载,蝻不除,必成飞蝗。一旦让这些蝗蝻长成飞蝗,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宰相府下令,命州郡百姓捕烧蝻虫,以防蝗灾。
  六月下旬,谷黍到了成熟期。
  干旱已久的大地,终于降下了一场大雨,却也是一场灾雨。
  长安城,朱雀大街上行人匆匆,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转眼连成细密的银线,顺着飞檐瓦片哗啦啦倾泻而下。
  萧府。
  啪的一声,萧父落下一枚黑色棋子,黑白交错的棋盘上,黑子步步紧逼,将白棋困于其间,形势岌岌可危。
  棋盘中,萧伯瑀手中大片白子只剩几口气,这是一盘必输的棋局,再多的棋子搭进去也是无谓的挣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