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伯瑀道:退回去吧。
  是。
  待田安离开后,萧伯瑀看着手中的书不由地失了神,他的目光缓缓移到墙壁上挂着的墨兰图。
  素白的宣纸上,几茎兰草斜逸而出,墨色浓淡相宜,正是宁王月前所赠。
  良久,萧伯瑀放下了书,起身往外走去。
  庭院外,一阵喧闹声传来,萧母扬了扬手,伯瑀你来得正好,你表妹前几日从扬州过来,会在我们这里暂住一段时日,你今日刚好休沐,陪我们去慈恩寺上柱香。
  话一落地,萧母身旁的女子盈盈行了一礼,女子名为柳灵儿,年约十七,身着一袭淡青罗裙,乌发挽作垂云髻,一支白玉簪斜插其间,举止间自带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灵秀。
  柳灵儿微微垂眸,语气温婉而得体:表哥公务繁忙,若不得空,灵儿陪姑母去慈恩寺上香即可。
  有空有空。萧母连忙道,随即吩咐下人去备车马。
  萧伯瑀心绪微乱,便想着出门一趟也无妨,便答应了下来。
  慈恩寺在长安城外,香火鼎盛,即便是平常之日也有许多人前来求神祈福。寺内香火缭绕,梵音阵阵,让人的心灵也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
  在萧母和柳灵儿入寺祈福时,萧伯瑀因心中烦闷,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慈恩寺的后山,这里游人罕至,只有一名僧人在古树下扫着落叶。
  见有人误入,僧人微微一怔,不过还是朝萧伯瑀行了一礼,施主。
  萧伯瑀微微颔首回礼,他抬头看向这棵参天古树,只见树上还悬挂着不少祈福的木牌,只不过木牌上的字迹大多模糊了去。
  二人交谈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这便是曾经寺内盛名的姻缘树。
  永和年间,先帝曾与后宫一嫔妃来慈恩寺祈福,听闻此地姻缘树极灵,可不知为何,二人悬挂的木牌无故掉落,皇帝发怒,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为了平息龙怒,寺内僧人只好将姻缘树移栽至后山,这棵姻缘树也渐渐被人遗忘了。
  萧伯瑀大抵回想起这件事,这应该是在二十年前,与先帝同行的妃子正是赵从煊的生母,洛妃。
  那时,先帝对刚入宫不久的洛妃极为宠爱,若不是洛妃为寺内僧人求情,怕不是移栽姻缘树这么简单了。
  施主可也想求一签姻缘?僧人问道。
  萧伯瑀闻言一怔,他轻轻摇了摇头,平日里他一心扑在政务上,即便是闲暇时,也极少想这些儿女情长之事。
  回去的路上,萧母倒是和柳灵儿相谈甚欢,二人忽而提起姻缘之事。
  萧母半是埋怨道:这慈恩寺的签可愈发不灵验了,今日我给伯瑀和长则求了一签姻缘,长则姻缘美满,可伯瑀竟是多有波折
  两个孩子中,萧伯瑀自小就不必她操心,反而是长则,从小就爱闹,几年前更是不顾他们反对,非要跟着去行军打仗。
  眼看二人都老大不小了,萧母便想着把婚姻大事先定了。
  恰好柳灵儿从扬州过来,萧母越看越喜欢,觉得这孩子温柔贤淑,与萧伯瑀十分般配,不过今日这姻缘签的结果却让她发了愁
  回府后,萧母和萧父提及此事,萧父倒是笑了笑,伯瑀性情稳重,此事不必过于忧心,若是他真有心上人,即便是路边乞儿,我萧府也不会反对。
  萧母哪是忧心这个,她吩咐下人熬了一碗参汤,想着给萧伯瑀送去,补补身子,顺便问一下他有没有心仪之人。
  待她去书房找萧伯瑀,不料萧伯瑀已经出了门,回宰相府处理政务去了。
  她无奈地叹了叹气,刚想离去,目光忽地瞥向了书房悬挂的字画,一副墨兰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