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4)
皇帝的声音冷了下来:朕最不喜听这些丧气话了。
美人娇笑着又剥了一粒葡萄:陛下消消气
她葱白的手指轻抚过皇帝胸口,天灾人祸,历朝历代都有,何必扰了您的雅兴?
皇帝捏了捏美人的脸颊,转向冯德全:退下,别来烦朕。
是!大太监冯德全不敢再多言,躬身退出殿外。
宰相府,烛火通明。
宰相萧远道,为官二十几载,宵衣旰食,勤恳为民,才年约五十岁,却已须发花白。
此刻他正伏案疾笔,案头堆积的奏折几乎将他瘦削的身影淹没。
父亲,时辰不早了。萧伯瑀缓步而入。
萧远道头也没抬,轻叹道:良乡县已有灾民暴动,县令被乱民冲入家中活活打死,连襁褓中的幼子也
他又拿起另一道奏折,重重咳嗽几声,声音饱含痛意,各地加急奏折,陛下全部留中不发。
窗外秋风呜咽,卷起几片枯叶拍打在窗棂上。
忽地,萧远道抬头看向他的长子萧伯瑀,沉声道:伯瑀,你曾在陛下身边两年,你以为,此事陛下会如何决断?
萧伯瑀十八岁参加殿试,御前对策,文采斐然,赐进士及第。
先帝是个极为惜才之君,破格命他辅佐太子,任太子少师之职,而当时的太子甚至比他还要年长三岁。
萧伯瑀垂下眼帘,低声道:陛下非不知民生之苦
屋内,父子二人沉默良久。
次日五更,金銮殿上。
宰相萧远道出列,伏跪于地,高声奏道:陛下,《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三州饿殍千里,若不开仓赈灾,安抚民心,恐流民四起,天下遂乱,伏望陛下以苍生为念!
话音落地,殿内九卿、御史大夫纷纷跪伏,齐声恳请:臣等附议,恳请陛下开仓赈灾!
然而,太尉陈威却冷哼一声,出列反对:边疆战事未宁,军粮不可轻动!若仓促赈灾,一旦战事忽起,何以御敌?
萧远道闻言,不疾不徐,朗声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若百姓流离失所,纵有雄兵百万,谁为陛下守土?
百官纷纷附和。
朝廷之上,百官之心不知是站在百姓这边,还是站在萧相这边。
皇帝眯起眼睛,目光在萧远道和百官之间游移。
片刻后,他突然笑了:好啊,传朕旨意,开常平仓赈灾。萧相,满意了?
萧远道身形一僵,随即高呼:陛下圣明!
当夜,养心殿内。
皇帝斜倚在龙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印章,他的面前是一份密报。
宰相萧远道,二十二岁入仕,为官数十载,九卿之中,近半由他提拔上来,其门生遍布朝野上下 ↑返回顶部↑
美人娇笑着又剥了一粒葡萄:陛下消消气
她葱白的手指轻抚过皇帝胸口,天灾人祸,历朝历代都有,何必扰了您的雅兴?
皇帝捏了捏美人的脸颊,转向冯德全:退下,别来烦朕。
是!大太监冯德全不敢再多言,躬身退出殿外。
宰相府,烛火通明。
宰相萧远道,为官二十几载,宵衣旰食,勤恳为民,才年约五十岁,却已须发花白。
此刻他正伏案疾笔,案头堆积的奏折几乎将他瘦削的身影淹没。
父亲,时辰不早了。萧伯瑀缓步而入。
萧远道头也没抬,轻叹道:良乡县已有灾民暴动,县令被乱民冲入家中活活打死,连襁褓中的幼子也
他又拿起另一道奏折,重重咳嗽几声,声音饱含痛意,各地加急奏折,陛下全部留中不发。
窗外秋风呜咽,卷起几片枯叶拍打在窗棂上。
忽地,萧远道抬头看向他的长子萧伯瑀,沉声道:伯瑀,你曾在陛下身边两年,你以为,此事陛下会如何决断?
萧伯瑀十八岁参加殿试,御前对策,文采斐然,赐进士及第。
先帝是个极为惜才之君,破格命他辅佐太子,任太子少师之职,而当时的太子甚至比他还要年长三岁。
萧伯瑀垂下眼帘,低声道:陛下非不知民生之苦
屋内,父子二人沉默良久。
次日五更,金銮殿上。
宰相萧远道出列,伏跪于地,高声奏道:陛下,《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三州饿殍千里,若不开仓赈灾,安抚民心,恐流民四起,天下遂乱,伏望陛下以苍生为念!
话音落地,殿内九卿、御史大夫纷纷跪伏,齐声恳请:臣等附议,恳请陛下开仓赈灾!
然而,太尉陈威却冷哼一声,出列反对:边疆战事未宁,军粮不可轻动!若仓促赈灾,一旦战事忽起,何以御敌?
萧远道闻言,不疾不徐,朗声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若百姓流离失所,纵有雄兵百万,谁为陛下守土?
百官纷纷附和。
朝廷之上,百官之心不知是站在百姓这边,还是站在萧相这边。
皇帝眯起眼睛,目光在萧远道和百官之间游移。
片刻后,他突然笑了:好啊,传朕旨意,开常平仓赈灾。萧相,满意了?
萧远道身形一僵,随即高呼:陛下圣明!
当夜,养心殿内。
皇帝斜倚在龙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印章,他的面前是一份密报。
宰相萧远道,二十二岁入仕,为官数十载,九卿之中,近半由他提拔上来,其门生遍布朝野上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