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1 / 3)
又等了二十天,等系统报告说今天夜空清朗视野正好,李盛就拉着刘彻去看星星了,北辰星高悬天上,熠熠生辉,大金雕用翅膀尖尖指给刘彻看。
“阿曜,那颗最亮的就是天极星吗?”
被呼了一翅膀。
于是郁闷的刘彻半夜摇人,把负责天象的太史令叫来了。
得知此星被称为北辰而非天极星,刘彻还挣扎了一下:“会不会是这颗星星今日格外亮一些呢?”
太史令:“平日不好观察到,但若是出现,便一向如此明亮。”
刘彻沉默了。
李盛也有些沉默——谬忌骗人之前都不先看一下天象的吗?这么不走心?还是说他没有系统,找不到最佳观测时机,所以在他看来,确实是天极星比较亮
但就算是这颗星星的确很亮,太一神最尊这件事,也是他凭空捏造毫无根据啊!
而最尴尬的是,这么不走心的骗子,刘彻还信了。
太史令在旁边觉得气氛不对,有些瑟瑟发抖,被李盛叼了一块玉佩送给他当加班费,把人送走了。
第二天一早,正在兴致勃勃规划太一祠的谬忌也一脸懵地被赶出宫了,刘彻终究不想太丢脸,也没有太过为难他——若是问罪,还要说理由,难道要说自己被骗了吗?太一祠连位置都选好了。
大金雕站在宫门的旗杆上,看着被赶出宫狼狈离开的谬忌,呼出一口气来——被连续打击三次,现阶段的刘彻应该会emo几天,暂时没心思搞什么鬼神灵异的事儿了。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刘彻不死心,早晚还会有这种人出现的,迎合天子喜好以谋求显贵,对于这些方士来说,是一条通天大道啊。
李盛已经意识到了刘彻的难搞:别的铲屎官搞迷信,都是只迷信一种学派,刘彻是全都信啊!
但是李盛会坚持下去的!
祝祷、祭祀、巫师这种就算了,历史悠长深入人心,从夏商时代到先秦时代,都有系统的传承了,这种意识和观念几乎已经成了全民常识,一时间难以扭转,只能说随机应变。
但是修仙炼丹建祠出海,这些事儿,大金雕绝对是严防死守,谁要是敢糊弄着刘彻修仙,来一个打一个,露头就秒!
第237章
被打击后,刘彻求仙问神的心淡了些,为了散心,带着大金雕出门打猎了。
大金雕出门,鹰扬卫自然也要派人跟着,不出长安城的话,一般就是出动一只小队,大概五十人,小队长会跟着去,但张次公不一定,他毕竟也是有官职的人了,刘彻时常派他去带兵演练或是办事出差。
自从有了专属亲卫,李盛出门的装备都比以前更齐全了。
梳理羽毛的一套细布毛刷,防着金雕受伤的全套药丸药粉,扎伤口的白布,甚至连伤了翅膀可能会用到的固定骨头的木板木条都有,除了这些,还有肉干肉条、专用水壶、软毯等等,每个鹰扬卫手里还有一个专门制作的骨哨,这是防止跟金雕走散,用来发出声响吸引注意的。
说起来,鹰扬卫的选拔完全就是按照刘彻亲军的标准来的,要出身清白,往上三代可查的汉家儿郎,以六郡良家子最佳。
什么叫六郡良家子呢?
六郡,指的是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处,这六处地方都迫近匈奴边戎,常有匈奴寇边掳掠,当地百姓为了保卫家乡,常年备战练武,当地的年轻子弟也是自小便修习武备、武德充沛,骑马射箭都是童子功。
再加上当地百姓多多少少都与匈奴有仇恨,不是被伤过家人,就是被抢过财产夺过粮食,这六郡出身的子弟对匈奴可以说是恨意深重,相应地,对当今这位意欲攻打匈奴的天子也就更加支持,在政治站位上很可靠,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被匈奴拉拢或是战时投敌的可能性。
西汉时,皇帝亲军也多从这六处选拔——“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至于“良家子”,指的是世代忠良,自己及家族均无历史问题的人,最起码,不能在七科谪内,至于家中是务农还是地主豪强,这倒是没关系。
汉制有七科谪:罪吏、亡命逃犯、赘婿、贾人、自己没有户籍的人、父母没有户籍的人、祖父母没有户籍的人。 ↑返回顶部↑
“阿曜,那颗最亮的就是天极星吗?”
被呼了一翅膀。
于是郁闷的刘彻半夜摇人,把负责天象的太史令叫来了。
得知此星被称为北辰而非天极星,刘彻还挣扎了一下:“会不会是这颗星星今日格外亮一些呢?”
太史令:“平日不好观察到,但若是出现,便一向如此明亮。”
刘彻沉默了。
李盛也有些沉默——谬忌骗人之前都不先看一下天象的吗?这么不走心?还是说他没有系统,找不到最佳观测时机,所以在他看来,确实是天极星比较亮
但就算是这颗星星的确很亮,太一神最尊这件事,也是他凭空捏造毫无根据啊!
而最尴尬的是,这么不走心的骗子,刘彻还信了。
太史令在旁边觉得气氛不对,有些瑟瑟发抖,被李盛叼了一块玉佩送给他当加班费,把人送走了。
第二天一早,正在兴致勃勃规划太一祠的谬忌也一脸懵地被赶出宫了,刘彻终究不想太丢脸,也没有太过为难他——若是问罪,还要说理由,难道要说自己被骗了吗?太一祠连位置都选好了。
大金雕站在宫门的旗杆上,看着被赶出宫狼狈离开的谬忌,呼出一口气来——被连续打击三次,现阶段的刘彻应该会emo几天,暂时没心思搞什么鬼神灵异的事儿了。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刘彻不死心,早晚还会有这种人出现的,迎合天子喜好以谋求显贵,对于这些方士来说,是一条通天大道啊。
李盛已经意识到了刘彻的难搞:别的铲屎官搞迷信,都是只迷信一种学派,刘彻是全都信啊!
但是李盛会坚持下去的!
祝祷、祭祀、巫师这种就算了,历史悠长深入人心,从夏商时代到先秦时代,都有系统的传承了,这种意识和观念几乎已经成了全民常识,一时间难以扭转,只能说随机应变。
但是修仙炼丹建祠出海,这些事儿,大金雕绝对是严防死守,谁要是敢糊弄着刘彻修仙,来一个打一个,露头就秒!
第237章
被打击后,刘彻求仙问神的心淡了些,为了散心,带着大金雕出门打猎了。
大金雕出门,鹰扬卫自然也要派人跟着,不出长安城的话,一般就是出动一只小队,大概五十人,小队长会跟着去,但张次公不一定,他毕竟也是有官职的人了,刘彻时常派他去带兵演练或是办事出差。
自从有了专属亲卫,李盛出门的装备都比以前更齐全了。
梳理羽毛的一套细布毛刷,防着金雕受伤的全套药丸药粉,扎伤口的白布,甚至连伤了翅膀可能会用到的固定骨头的木板木条都有,除了这些,还有肉干肉条、专用水壶、软毯等等,每个鹰扬卫手里还有一个专门制作的骨哨,这是防止跟金雕走散,用来发出声响吸引注意的。
说起来,鹰扬卫的选拔完全就是按照刘彻亲军的标准来的,要出身清白,往上三代可查的汉家儿郎,以六郡良家子最佳。
什么叫六郡良家子呢?
六郡,指的是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处,这六处地方都迫近匈奴边戎,常有匈奴寇边掳掠,当地百姓为了保卫家乡,常年备战练武,当地的年轻子弟也是自小便修习武备、武德充沛,骑马射箭都是童子功。
再加上当地百姓多多少少都与匈奴有仇恨,不是被伤过家人,就是被抢过财产夺过粮食,这六郡出身的子弟对匈奴可以说是恨意深重,相应地,对当今这位意欲攻打匈奴的天子也就更加支持,在政治站位上很可靠,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被匈奴拉拢或是战时投敌的可能性。
西汉时,皇帝亲军也多从这六处选拔——“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至于“良家子”,指的是世代忠良,自己及家族均无历史问题的人,最起码,不能在七科谪内,至于家中是务农还是地主豪强,这倒是没关系。
汉制有七科谪:罪吏、亡命逃犯、赘婿、贾人、自己没有户籍的人、父母没有户籍的人、祖父母没有户籍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