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抿唇开口:
  “他们都说……”姜映晚唇角动了又动,好片刻,才喊出‘邓伯父’这几个,“……邓伯父是大皇子的人?”
  邓漳黯了黯眸色,无任何隐瞒,如实对她道:
  “伯父曾经,确实为大皇子效过命,但伯父敢立誓,从未想过谋害姜家,更未伤过你父母。”
  邓漳自知他这只言片语的说辞在无数的猜忌之下,根本不足以让人信服,尤其在亲情的伤痛下。
  所以,这句话落,他接着说:
  “晚晚,你给伯父一些时间,让伯父给你说说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吧。”
  姜映晚没说话,但邓漳这么多年看着她从小小的襁褓婴儿一点点长大,了解她的性子。
  所以未用姜映晚开口,他便已从久远的最初开始说起。
  “你应该还记得,伯父早些年间,很落魄,落魄到很长一段时间食不果腹,直至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才四处经商赚取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说起过往,邓漳眼眶湿润了很多,但他声音不变。
  “在很多年前,那时刚捡到时箐还不久,伯父一次在外走商途中,不慎遇险,命悬一线之际,大皇子部下一位名为屈鞍的谋士偶然路过出手救下了我。”
  “我欠他救命之恩,想报了这份情,而他见我有经商的天赋,没让我做任何报答,只将我引荐到了大皇子部下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
  “起初,我并不以为意,因为我从未替大皇子做过任何事,他手底下幕僚心腹良多,我这个人,在他面前,连个名讳都没有。”
  “直到屈鞍的地位在大皇子党派中越升越高,成为大皇子身侧的肱骨之臣,在他接连的引荐下,我被提拔至了大皇子的身边,稀里糊涂成为了和屈鞍一样的谋士。”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一切不真实极了,我虽有些谋略头脑,但远比不上大皇子手下那些多谋善断、不世之略的幕僚与心腹,我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不过只是热爱经商、有点生意头脑的商人。”
  “但被大皇子得了青眼,又岂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从被屈鞍引荐到大皇子部下的第一天起,一切,就已没有了退路。”
  “后来,先皇病重,朝中却迟迟未立太子,几位皇子对皇位蠢蠢欲动,都想要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大皇子也不例外。”
  “先皇薨逝不过早晚,几位皇子中,也必然要出一位新皇,而争夺皇位失败的皇子旧部,势必要成为新皇与新朝的刀下魂。”
  “先皇的淑慧皇贵妃最为得宠,连带着,大皇子亦是先皇最偏爱的儿子,他毋庸置疑是新帝继位最有优势的人,更别提那个时候,朝中许多人都拥护他。”
  “既被迫入了大皇子的麾下,那便没了退路,离开不得,唯有和屈鞍一样,选择为大皇子效命。”
  “皇子夺嫡刚开始时,大皇子得尽了优势,天时地利人和,几乎样样皆占,就像许多人默认的那样,他无需争,便肯定是太子。”
  “只是不曾想,没过几年,先皇突然扶持二皇子与三皇子,屡屡在朝政上冷落大皇子,大皇子察觉到了不安,开始全力争夺太子之位。”
  第159章 过往真相2
  姜映晚静静听到这里,下一句,转瞬就听邓漳提起了她们姜家。
  邓漳的声音,穿透墙壁,也一并传到重牢外、一墙之隔的裴砚忱耳中。
  “皇商事关朝政,又握着朝廷与州郡大笔的财富与经济,皇子夺嫡中,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必然要被卷入夺嫡战役中。”
  “而在那个时候,大皇子不具立储优势的情况下,皇商的加持与助力,便显现出作用来。”
  “所以在大昭三七五年,未至初春,便有幕僚对大皇子提议:设法说服姜祎站队,赶在二皇子和三皇子动皇商念头之前,将人收入麾下。”
  姜映晚眼睫蓦地抖了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