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3 / 3)
育种专家以前还因为这个产量而沾沾自喜,但看到今天收到的玉米种子后, 他对这片玉米田的喜欢瞬间就转移了!
亩产两千公斤,也就是4000斤以上……
他跟高层询问这个以上是能上到多少,却得到高层意味深长的笑容,这让他开始期待新的试验玉米田来!
根据高层口述出来的数据,这些新种子都是近四成蛋白质含量的高产玉米,据说还蕴含一部分抗虫害的基因,另外一批原始粮种则亩产量不明,但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还具有一定的抗寒效果, 要是这两者的基因杂交一下, 那是不是就能得到高产、高蛋白、高抗逆性的玉米种子了?
普通人或许对此没有太大感觉,但对于专门培育玉米的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他们曾经也想过自己能培育出高产高抗逆性的玉米,但根据他们的猜想, 要想实现这样的结果,最少也需要三四十年以后。
而现在,种子有了!
前者种子整整有十斤,足够他们开辟一块新的试验田进行栽种,后者数量就少很多,但也有两斤,等种了这一批收割后再种一批应该就可以拿来做实验了。
一想到未来能看到沉甸甸的玉米田,这几位育种专家的脸都快要笑烂了。
跟在身后的几人谁也不会嘲笑他们,这些种子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国民涉入蛋白质多一点的事,可对于将自己大半辈子都奉献给土地的育种专家来说,这或许是他们这一辈子追求的梦想。
三四十年以后,他们可能已经不在了。
云峥和季嵘看完试验田出来后,时间已经到凌晨了,但他们的精神依旧很亢奋。
上辈子,他们倒是听说过华国培育出高蛋白含量的玉米,并且以很高的价格出口到其他国家。
但那个时候的他们,并不是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这一次云峥拿到奖励时,在看到一盒子都是玉米种子后,心里不是没有生出过疑惑来的。
叶姨那边找到了原始粮种,他们这玉米种子到底优越在哪?
可当云峥看完整个说明书后,他才明白自己手中的种子,或许是某些农业人一辈子的追求。
夏国在国际上也算是粮食大国了,但在他们搜来的数据中,单单是玉米,每年的进口量是出口量的十倍,也就说明国内缺口非常大。 ↑返回顶部↑
亩产两千公斤,也就是4000斤以上……
他跟高层询问这个以上是能上到多少,却得到高层意味深长的笑容,这让他开始期待新的试验玉米田来!
根据高层口述出来的数据,这些新种子都是近四成蛋白质含量的高产玉米,据说还蕴含一部分抗虫害的基因,另外一批原始粮种则亩产量不明,但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还具有一定的抗寒效果, 要是这两者的基因杂交一下, 那是不是就能得到高产、高蛋白、高抗逆性的玉米种子了?
普通人或许对此没有太大感觉,但对于专门培育玉米的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他们曾经也想过自己能培育出高产高抗逆性的玉米,但根据他们的猜想, 要想实现这样的结果,最少也需要三四十年以后。
而现在,种子有了!
前者种子整整有十斤,足够他们开辟一块新的试验田进行栽种,后者数量就少很多,但也有两斤,等种了这一批收割后再种一批应该就可以拿来做实验了。
一想到未来能看到沉甸甸的玉米田,这几位育种专家的脸都快要笑烂了。
跟在身后的几人谁也不会嘲笑他们,这些种子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国民涉入蛋白质多一点的事,可对于将自己大半辈子都奉献给土地的育种专家来说,这或许是他们这一辈子追求的梦想。
三四十年以后,他们可能已经不在了。
云峥和季嵘看完试验田出来后,时间已经到凌晨了,但他们的精神依旧很亢奋。
上辈子,他们倒是听说过华国培育出高蛋白含量的玉米,并且以很高的价格出口到其他国家。
但那个时候的他们,并不是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这一次云峥拿到奖励时,在看到一盒子都是玉米种子后,心里不是没有生出过疑惑来的。
叶姨那边找到了原始粮种,他们这玉米种子到底优越在哪?
可当云峥看完整个说明书后,他才明白自己手中的种子,或许是某些农业人一辈子的追求。
夏国在国际上也算是粮食大国了,但在他们搜来的数据中,单单是玉米,每年的进口量是出口量的十倍,也就说明国内缺口非常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