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3)
只听滕彧很专业地解说,也不怕泄露秘方:“这汤是用海虹、花蛤、牛眼蛤等几种贝类吊的,加入白胡椒、生姜等辅料,过滤后十分清亮,口感更鲜,更开胃。”
姜河听着,点头,试探问:“价位定在什么档?”
滕彧毫不隐瞒:“88一碗。”
“不贵。”姜河惊讶,“对于鲜海参来说很实惠了,是不是因为暑期客流大,可以走量?”
“也有这个考虑,很多游客来一趟不吃海参,真的可惜。但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换了新的供货商,价格稍微打下来。”滕彧说。
听到“供货商”三个字,姜河神经一紧,忙问是怎么找的供货商,靠谱吗?一想又不对,滕氏不是有自己的海洋牧场吗?
滕彧见她好奇,直接问:“怎么了,昆仑的供货商出问题了吗?”
姜河眼神躲避,想了想说,只是自己觉得现在的供货商,尤其海鲜类的,性价比不高。
滕彧坦言,这次海参供货是老爸滕德仁的关系,核心的东西自己不清楚,但有一点,就是滕氏的海洋牧场经营多年,产出不如以往,来回来就是那些东西,倒是沿海的一些养殖户,海鲜质量高,还有些特色海产品,滕德仁整合并投资入股,作为酒店直供,价格低,也可对外销售,如此酒店餐饮部门也能随时监测海鲜质量。
姜河知道,滕氏是有自己的生态园,在乡下租了千亩地,又让当地农户来生态园打工,除了直供酒店,柜台卖货,还做成礼盒网络销售,主打一个滕氏冠名,名利双收。后来这种模式又扩大到海鲜养殖。而现在,人家又要开辟物美价廉的特色产品。
昆仑大酒店短时间不可能做到,这是企业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并非一蹴而就的买卖。再说,昆仑大酒店的名气早就没落,就算冠名,又有谁能认这个品牌呢?
姜河陷入沉思。
这会子,已经上了三四道菜。
滕彧一一介绍,有暑期菜单上的,也有滕氏中餐厅的招牌菜。
姜河直说太多了,吃不完呢!
滕彧浅笑,为她盛了碗海肠捞饭,递到跟前,不厌其烦道:“这次海肠捞饭的米选用泰国长粒香,比普通捞饭要干些,但口感更爽滑、有弹性。还有这个虾酱五花肉,先抹虾酱再入锅炸,很入味,不包生菜也不会有油腻感。”
主食还有海菜包子、黄鱼炝锅面,尤其海菜包子,包得很大一只,皮却极薄,晶莹剔透放在一小蒸屉里,看着昂贵又有食欲。
滕彧让人挑了几个质量上乘的黑金鲍,切片沾辣根,姜河喜欢这一口,冲得直流泪,直呼过瘾。
最后一道菜上了海蜇凉汤。海蜇皮切小块,汤里加入芝麻、香菜、小葱末,佐料里必不可少的是醋,但还有一味更关键,就是大蒜汁,这道酸鲜可口的凉汤一般只有夏季供应,是当地人喜爱的祛暑美食。
登海这的海蜇基本都是“沙蜇”,有薄的黑棕色的皮,质优口感好,渤海地区以及海外中餐厅供应的多半是发白透明的“面蜇”,口感没有“沙蜇”脆滑劲道。
姜河吃到撑,是那种心满意足的撑,时隔多年,滕彧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再次喂饱她。
等吃完饭,滕彧不忘嘱咐:“供货商的事也不能拖太久,如果你遇到麻烦,也许我这能帮上忙。”
姜河只说“谢谢”,这件事涉及昆仑的领导层,自己不好插手。
滕彧却笑说:“那是你没下决心,如果阻力是你爸,也就算了,但若是别人,你肯定有办法。”
她爸是滕彧的心病,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大山。
“这么信我?”姜河挑眉,对他笑。
滕彧垂眸,笑了笑,没说什么。
他让服务员取来一袋打包好的点心——“媳妇饼”,当地也叫“喜饼”,递给她,说:“拿着回家吃,花生红糖馅儿,你的最爱。”
“不行不行,我吃的太多了,不好意思再拿东西。”
“别拂了你周阿姨的美意。”滕彧说,“谁叫你来的这么巧,总能被投喂。她今天刚做好送来。” ↑返回顶部↑
姜河听着,点头,试探问:“价位定在什么档?”
滕彧毫不隐瞒:“88一碗。”
“不贵。”姜河惊讶,“对于鲜海参来说很实惠了,是不是因为暑期客流大,可以走量?”
“也有这个考虑,很多游客来一趟不吃海参,真的可惜。但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换了新的供货商,价格稍微打下来。”滕彧说。
听到“供货商”三个字,姜河神经一紧,忙问是怎么找的供货商,靠谱吗?一想又不对,滕氏不是有自己的海洋牧场吗?
滕彧见她好奇,直接问:“怎么了,昆仑的供货商出问题了吗?”
姜河眼神躲避,想了想说,只是自己觉得现在的供货商,尤其海鲜类的,性价比不高。
滕彧坦言,这次海参供货是老爸滕德仁的关系,核心的东西自己不清楚,但有一点,就是滕氏的海洋牧场经营多年,产出不如以往,来回来就是那些东西,倒是沿海的一些养殖户,海鲜质量高,还有些特色海产品,滕德仁整合并投资入股,作为酒店直供,价格低,也可对外销售,如此酒店餐饮部门也能随时监测海鲜质量。
姜河知道,滕氏是有自己的生态园,在乡下租了千亩地,又让当地农户来生态园打工,除了直供酒店,柜台卖货,还做成礼盒网络销售,主打一个滕氏冠名,名利双收。后来这种模式又扩大到海鲜养殖。而现在,人家又要开辟物美价廉的特色产品。
昆仑大酒店短时间不可能做到,这是企业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并非一蹴而就的买卖。再说,昆仑大酒店的名气早就没落,就算冠名,又有谁能认这个品牌呢?
姜河陷入沉思。
这会子,已经上了三四道菜。
滕彧一一介绍,有暑期菜单上的,也有滕氏中餐厅的招牌菜。
姜河直说太多了,吃不完呢!
滕彧浅笑,为她盛了碗海肠捞饭,递到跟前,不厌其烦道:“这次海肠捞饭的米选用泰国长粒香,比普通捞饭要干些,但口感更爽滑、有弹性。还有这个虾酱五花肉,先抹虾酱再入锅炸,很入味,不包生菜也不会有油腻感。”
主食还有海菜包子、黄鱼炝锅面,尤其海菜包子,包得很大一只,皮却极薄,晶莹剔透放在一小蒸屉里,看着昂贵又有食欲。
滕彧让人挑了几个质量上乘的黑金鲍,切片沾辣根,姜河喜欢这一口,冲得直流泪,直呼过瘾。
最后一道菜上了海蜇凉汤。海蜇皮切小块,汤里加入芝麻、香菜、小葱末,佐料里必不可少的是醋,但还有一味更关键,就是大蒜汁,这道酸鲜可口的凉汤一般只有夏季供应,是当地人喜爱的祛暑美食。
登海这的海蜇基本都是“沙蜇”,有薄的黑棕色的皮,质优口感好,渤海地区以及海外中餐厅供应的多半是发白透明的“面蜇”,口感没有“沙蜇”脆滑劲道。
姜河吃到撑,是那种心满意足的撑,时隔多年,滕彧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再次喂饱她。
等吃完饭,滕彧不忘嘱咐:“供货商的事也不能拖太久,如果你遇到麻烦,也许我这能帮上忙。”
姜河只说“谢谢”,这件事涉及昆仑的领导层,自己不好插手。
滕彧却笑说:“那是你没下决心,如果阻力是你爸,也就算了,但若是别人,你肯定有办法。”
她爸是滕彧的心病,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大山。
“这么信我?”姜河挑眉,对他笑。
滕彧垂眸,笑了笑,没说什么。
他让服务员取来一袋打包好的点心——“媳妇饼”,当地也叫“喜饼”,递给她,说:“拿着回家吃,花生红糖馅儿,你的最爱。”
“不行不行,我吃的太多了,不好意思再拿东西。”
“别拂了你周阿姨的美意。”滕彧说,“谁叫你来的这么巧,总能被投喂。她今天刚做好送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