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浑浑噩噩又十天,酒店的事情一切听从胡志远安排,姜河除了跟着管理层到处吃吃喝喝,还负责写会议纪要、总经理和副总的各种发言稿、计划安排等。也是在这个时候,她发现,除了自己在搞文字工作,餐饮部经理许静雅和大堂副理姜山也是胡志远的写手。
  问起来胡志远一笑了之:“咳,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谁文笔好呀?每天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脑子里灌的都是酒,哪有精力搞文字工作?”
  确实,但深层原因,姜河私以为,是文字呈现和现实所为总是背道而驰。
  相亲方面,姜守国最后敲定了比自家强百倍的扬帆船舶三公子,杨叔齐。
  姜河苦笑问,爸您管这叫“门当户对”?
  姜守国解释:“本质上是,他家也是国营改制嘛,你爷爷和他爷爷还是小学同学,我和他爸也认识,上次政协开会聊起孩子的事,我们一拍即合,打算让你们约出来见见。你不要有压力,如今私营船舶也不好做啊!再怎么说他是老三,不像他两个哥哥能独当一面,顶多分点股权,不过那也很可观了,关键是,这种人最有机会入赘。而且人家刚从国外回来,见过‘洋世面’,起码没那么多人情世故,该是好相处的。”
  两人照样约在一家餐厅吃午饭。
  杨叔齐是个小姜河两岁的弟弟,他让姜河别叫他杨总,叫charlie就好。
  他对姜河非常热情,问了好多哲学问题,大概就是把哲学等同于玄学,把玄学等同于《周易》,最后归结为算命……嘴里时不时蹦出几句英文,与专业无关,只是交际词汇,该是还没适应老家这里不那么洋气的工作环境。
  他学投资,吃完饭提议带姜河去听个大咖讲座。说正好今天下午有全国知名投资人、经济学专家来咱这做lecture tour,“你跟着我就好,我能刷脸!”
  讲座设在一家咖啡馆的二楼,氛围cosy,十几张乌木方桌,铁质欧式椅,早有人来,边喝咖啡边聊天。
  有眼熟的,比如柳娉婷和庄慧子,姜河象征性打了招呼,此二人便把眼睛放在杨叔齐身上,不转脑子都知道,姜河是来蹭相亲对象吃喝的。
  姜河听见杨叔齐问在场熟人:“彧少来没?”
  便知,这里该是唐一诺在和韵溪谷提到的那家私人咖啡馆。
  即名义上是咖啡馆,实质上是个有钱人谈业务、做投资的俱乐部。
  姜河非常真切地感到,登海是真小啊,怎样都能遇到!
  第二次在相亲中撞见滕彧多少还是尴尬的,于是她提出要先回去,可杨叔齐死活不让,兴奋说机会难得啊!你知道邀请这两位大咖来登海费了俱乐部多大功夫?后来还是professor teng出面,人家才来还个人情的!
  “professor teng?”姜河皱眉问。
  “嗯哼,就是滕章喽,滕彧的哥哥!”杨叔齐忽然想到,姜河这几年在外地发展,估计对滕氏了解不足,于是便热情地把滕氏集团发家史翻箱倒柜说一遍。
  可姜河脑子里总忍不住循环她爸姜守国的鄙夷:他家就是个卖蛤的!……
  “……这位professor teng呢,在美国读到金融博士,后来留校任教,兼职做投资,还写了本书,主要研究国内家族企业发展,这个咖啡馆就是他牵头搞的,听说以后会回家接班呢,毕竟咱彧少嘛,哈哈玩心太大,要不他哥早想法把他弄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了!”
  杨叔齐说到口干舌燥,猛灌冰拿铁。
  他说话没什么逻辑,但姜河还是从他边边角角的讲述里,大致勾勒出咖啡馆创建始末。
  综合来看,咖啡馆的会员以富二代为主,也有创业新贵,是个相对松散的正规组织。滕章发起它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把这些“闲散劳动力”汇集起来,找到身份认同,进而消解父辈压力,减少孤独感,总而言之就是“物以类聚”。
  但听杨叔齐说,咖啡馆这几年做成了好多项目,会员一般会有家族股权,抑或一笔数额不小的启动资金,通过合作投资项目,发挥集体力量优越性,投一些父辈们看不上的娱乐、游戏、电商孵化等领域,美其名曰“抱团取暖”。
  当然也会像今天这样,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讲座,什么管理、法律、投融资、公关之类,提升成员素质。虽然里面大多数人都有留学经历,且以金融专业为主,但在人情社会,那些东西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简而言之就是“聊胜于无”。
  杨叔齐侃侃而谈,姜河听着,目光却在四处游走,想着万一待会见了面,该怎样找个开脱的机会。
  可一直到讲座开始,滕彧也没来。
  姜河稍稍安心,小口啜咖啡,跟着用心听课。
  虽然之前宋乐琪也和她聊过投资话题,但她都抱以听着玩的心态,这次听名人讲,而且自己处境不一样,竟有点开窍,下意识拿出包里随身带的笔记本和速干笔跟着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