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已经是给了自己很大面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姜河是做给她父亲看的,甚至她爷爷看的,她想,自己循规蹈矩,出点成绩,总归是不让他们太焦虑。
  可就在某晚下班后,在她陪姜守国送走最后一波有合作关系的客人后,听到了那些对她的抱怨,甚至诅咒。
  她那时喝酒喝得有点迷糊,也不知道后来酒桌上生意谈拢了没有,所以想借着晚来的大雨,出去透透气醒醒酒,就在三楼的某个露台,她听见客房部两个主管在对她的提案进行批判,已经上升至人品。
  “天呐,她有没有搞错?现在都快开不出工资来了,还要换床垫枕头?她以为酒店都和她小闺房一样啊!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计成本啊?”
  “行了,好歹也是长公主,人家就那么一说,表个态度,没看胡总也捧着她嘛!时间久了就知道,在咱这整那些大城市的幺蛾子没用。你看那柔弱的样子,哪里是干事的主儿?”
  还有一次在后厨。
  总厨张茂和厨师长尹善祖吵起来,根本原因是胡志远在餐饮领域搞创新,把很多本土菜换掉,新创一些不中不洋看上去显着“高端”的“融合菜”,以及一些价格高的菜品降低成本但不降价。
  姜河在规划里指出来这个问题,希望能恢复本土菜供应,以及扩大进货渠道,尽力找到物美价廉的供货商。
  被人私下里戏称“长公主”的姜河既然提出来,加上张茂正有此意,厨房部便新加了一个海鲜供应商,主要供海虾。
  尹善祖经验丰富,在做萝卜丝虾汤时发现问题,说这虾色不对,还一股子汽油味儿,找来张茂说明原因,张茂不但没提供货商是自家亲戚的事,反而把责任全推给“长公主”,尹善祖也是拿出迟早不干了的劲头,一鼓作气把上上下下骂个遍。
  这话传到姜河耳朵里定是编辑了上百次的,加油添醋最后落得个“啥也不是”的名头。
  那种心酸难以言喻。本来就没什么信心,只是凭那短暂的热血给自己造成了错觉。女孩子想事情容易想多些,不自觉扩大范围,于是姜河越发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
  但她并没有找姜守国诉苦,赌气想,以后自己少提意见便是了,以后开会都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祥和便是了,毕竟自己不是爷爷看重的继承人,现在又得罪一圈领导,真是费力不讨好!而且就算能继承,离自己真正接手酒店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这时候着急做甚?
  姜守国看出她的心事,叫到办公室和她聊天:“不打紧的事情叫下面人去做就好,你既然已经了解酒店整体运转,以后要做的就是把控大方向。”
  姜河不明白,什么叫不打紧?难道顾客的体验不打紧?酒店的营收不打紧?
  姜守国笑起来,问她那你知道占酒店最大比重的客源都哪来?酒店的主要营收是靠什么呢?
  姜河试图去猜正确答案,问是每年寒暑假、节假日的外地游客吗?毕竟登海因旅游火起来了,以及每个月不间断的大小婚宴?毕竟本地人还是认可传统口味的,昆仑在这个上面还算价格实惠。
  姜守国笑着摇头。
  姜河猜不出,但依照曾经经验,还是问了句:“难不成是公款吃喝?”
  可自规定下来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款消费骤减,这在很大程度上吞噬了昆仑十几年前的风光。
  她爸不可能不清楚。
  姜守国则说:“你这几天不是也陪我吃了几顿饭吗?以前确实不像话,但有些传统难以改变,你也该入乡随俗。都是生意场上的老主顾,是我以私人名义请的,政界商界,社会团体、新闻媒体。这些年酒店能撑下来,靠的就是这些关系的维系,你不要看对方可能只是个乡镇里的小主任,但每年的政务接待费用都是很可观的,更别提一些经贸方面的会议接待、团体考察,这些才是我们最尊贵的客户,要定期维系,而这种事情只能管理者来做,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看你能拿出几分诚意,不然人家为什么会选择你家酒店作为办会地址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