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3)
狄越很生气,那些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话本子情节全涌上来了,那太监说得那般暧昧,他不用想就知道太后想给他做媒。他很是委屈,又不想说出来让人看低,心情就更差了。
温缜想了想,“阿越,我不会娶妻的,我保证,我们只有彼此。”
狄越听到这扭过头,“上面若赐婚,你还能抗旨吗?”
温缜凑他另一边,低头看了一下他,“就咱们这么高调,上面相看是一回事,赐婚又是另一回事,一调查就把我踢出局了,哪用得着抗旨啊?”
狄越今天憋的气就怼出来了,“怎么,听着你很失望,我耽误你了是吗?”
温缜认怂得非常快,“没有,没有,宝贝你怎么能怎么想,我这不是在与你解释不会赐婚的缘由?这天下,哪有比你我更般配的人儿?”
这时候菜食被一一呈上来,小满帮茜茜盛了饭,两小孩都饿了,认真扒饭,就当没看到两人。
狄越心气平了,也不想让别人看热闹,“饿一天了,吃饭,别说话。”
——
温缜第二天去礼部,看看外交进度,如果只是有一个瓦剌,大明是不屑一顾,奈何大明的敌人太多,汉人占据最好的地理位置与资源,总有豺狼想来掠夺。
豺狼都是抱团的,瓦剌一搞事,周边都在蠢蠢欲动。
上面已经开启海禁了,没空与洋人打闹,大明将首要敌人对准胡人。
当一切变成战时状态,是谈不拢了,毕竟礼部的人为了把锅抛给瓦剌,一口咬定他们害死了先帝,先前说好给的钱作废不说,还要瓦剌赔偿。
瓦剌哪肯?汉人真是太奸诈了,他们弄死了自己皇帝,还栽赃给他们!
于是赎人的钱变军费,兵部要的理直气壮,可以说,开支完美与这笔钱匹配上了,户部原先为了赎人,这钱是挪出来了的,不想没给礼部,被兵部抢了。
裴侍郎:拿来吧你!
打仗很烧钱的,感谢先帝死得及时,还好是钱还没给的时候嘎了,不然朝廷多捉襟见肘啊?哪还能再买二两一把的刀啊,他们不买,打铁匠哪来的收益?
将军们在战场上哪来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
裴侍郎算盘打得很好,导致温缜与礼部交接的时候,礼部并不是那么客气,温缜脸皮厚不在意,进度确认完成就行了。
温缜把先前的情报网看了看,他觉得过于死板,改良空间很大,谍战哪能玩的这么直白?
古人还是太死板,什么事都只想着用钱收买,家国情怀与思想认同,才是情报网最大的杀伤性武器。
于谦点兵点将准备出征的时候,看着后面负责的温缜,他有些奇怪的问裴侍郎,“你不是说他年纪尚轻,又初入官场,不适合担此重任吗?”
裴侍郎义正辞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那是先前不够了解温主事,这些日子看来,温主事是个有能耐的人,让他去前线负责,下官才放心。”
于谦虽然搞不懂中间的曲折,不过他对温缜的印象很好,觉得他也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就这么应了。
温缜正清点后勤,甲胄装备已经给新兵发下去了,粮草,火药,兵刃数量他都在核算,还没时间与于谦多说什么。
温缜深知后勤乃军中命脉,一连三日伏案核验,职方司众人将账簿翻得哗哗作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温缜是第一批带着兵马走的,于谦怕他第一回不熟练,还让人细细与他交待了各个关卡的细节。
除了温缜本人,所有人都对他这新兵蛋子表示质疑,能不能行啊?
这主要是朝庭无人可用,去年朱祁镇把能办事的都带上了,一去不复返。不然还真轮不到新人出头,不得不说,他也是运气使然。
温缜自己也很慌,不过不是有狄越有他身边吗?没有生命危险,一切就不是问题。他又不是去打仗的,他撑死就是情报部门。 ↑返回顶部↑
温缜想了想,“阿越,我不会娶妻的,我保证,我们只有彼此。”
狄越听到这扭过头,“上面若赐婚,你还能抗旨吗?”
温缜凑他另一边,低头看了一下他,“就咱们这么高调,上面相看是一回事,赐婚又是另一回事,一调查就把我踢出局了,哪用得着抗旨啊?”
狄越今天憋的气就怼出来了,“怎么,听着你很失望,我耽误你了是吗?”
温缜认怂得非常快,“没有,没有,宝贝你怎么能怎么想,我这不是在与你解释不会赐婚的缘由?这天下,哪有比你我更般配的人儿?”
这时候菜食被一一呈上来,小满帮茜茜盛了饭,两小孩都饿了,认真扒饭,就当没看到两人。
狄越心气平了,也不想让别人看热闹,“饿一天了,吃饭,别说话。”
——
温缜第二天去礼部,看看外交进度,如果只是有一个瓦剌,大明是不屑一顾,奈何大明的敌人太多,汉人占据最好的地理位置与资源,总有豺狼想来掠夺。
豺狼都是抱团的,瓦剌一搞事,周边都在蠢蠢欲动。
上面已经开启海禁了,没空与洋人打闹,大明将首要敌人对准胡人。
当一切变成战时状态,是谈不拢了,毕竟礼部的人为了把锅抛给瓦剌,一口咬定他们害死了先帝,先前说好给的钱作废不说,还要瓦剌赔偿。
瓦剌哪肯?汉人真是太奸诈了,他们弄死了自己皇帝,还栽赃给他们!
于是赎人的钱变军费,兵部要的理直气壮,可以说,开支完美与这笔钱匹配上了,户部原先为了赎人,这钱是挪出来了的,不想没给礼部,被兵部抢了。
裴侍郎:拿来吧你!
打仗很烧钱的,感谢先帝死得及时,还好是钱还没给的时候嘎了,不然朝廷多捉襟见肘啊?哪还能再买二两一把的刀啊,他们不买,打铁匠哪来的收益?
将军们在战场上哪来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
裴侍郎算盘打得很好,导致温缜与礼部交接的时候,礼部并不是那么客气,温缜脸皮厚不在意,进度确认完成就行了。
温缜把先前的情报网看了看,他觉得过于死板,改良空间很大,谍战哪能玩的这么直白?
古人还是太死板,什么事都只想着用钱收买,家国情怀与思想认同,才是情报网最大的杀伤性武器。
于谦点兵点将准备出征的时候,看着后面负责的温缜,他有些奇怪的问裴侍郎,“你不是说他年纪尚轻,又初入官场,不适合担此重任吗?”
裴侍郎义正辞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那是先前不够了解温主事,这些日子看来,温主事是个有能耐的人,让他去前线负责,下官才放心。”
于谦虽然搞不懂中间的曲折,不过他对温缜的印象很好,觉得他也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就这么应了。
温缜正清点后勤,甲胄装备已经给新兵发下去了,粮草,火药,兵刃数量他都在核算,还没时间与于谦多说什么。
温缜深知后勤乃军中命脉,一连三日伏案核验,职方司众人将账簿翻得哗哗作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温缜是第一批带着兵马走的,于谦怕他第一回不熟练,还让人细细与他交待了各个关卡的细节。
除了温缜本人,所有人都对他这新兵蛋子表示质疑,能不能行啊?
这主要是朝庭无人可用,去年朱祁镇把能办事的都带上了,一去不复返。不然还真轮不到新人出头,不得不说,他也是运气使然。
温缜自己也很慌,不过不是有狄越有他身边吗?没有生命危险,一切就不是问题。他又不是去打仗的,他撑死就是情报部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