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春莺 第10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即便如此,起了战乱,路上便比往常难行许多,除了那些凶神恶煞的匪徒,船票和雇马车的费用也都翻了好几倍,坐地起价。
  好在三人请了镖师,有惊无险离开广南路一带,总算安全了些许。
  五月出发,历尽千辛,三人终于在七月中旬抵达沧州。
  【作者有话说】
  [1]引用自仓央嘉措的《问佛》
  今天更了小一万,求灌溉~[墨镜]
  67
  第67章
  ◎踪迹◎
  沧州属河北东路,乃边防重镇,夏季湿热多蚊虻,冬季寒冷河湖结冰。
  覃娘子的老家在沧州州治东边的盐山县,此地东临渤海,北界平州,海岸线长达百余里,滩涂湿地广布,是河北东路最主要的产盐地。
  三人到达盐山县海丰镇,寻了个脚店暂住,休息一天后,去寻覃娘子的亲人。
  覃娘子是家中老小,父母十几年前亡故,当时她跟家中大哥闹得有些不愉快,几年不曾通信,后来再寄信去,就发现哥哥搬了家,杳无音信。
  如今回到沧州,覃娘子觉得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自然是要见见亲人的,最好能冰释前嫌。
  北方的秋天到底和岭南不同,天清气朗,凉风习习,街上枯败的叶片簌簌,仿佛枯黄的蝴蝶打着旋落下,堆积在地上,马车碾过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三人在海丰镇托人打听,当日下午就有了覃娘子大哥一家的消息,说是几年前被人陷害输光了家业,现在阖家住在一个名叫东安的小渔村。
  覃娘子买了些礼行,雇了骡车,带着巧娘和温幸妤一同前往东安村。
  村子很偏僻,海隅屋舍以蜃垩壁,以苇覆顶,虽说和潮州都沿海,但房屋构造很不同。
  温幸妤在《寰宇记》上看过一点关于沧州的介绍,但书中写的,和亲眼所见到底不同。
  蔚蓝的海,金色的沙,大大小小的舢板船,打赤膊的盐工,以及赤足捡蛤蜊的孩童……
  覃娘子大哥家离海岸有段距离,她领着两个姑娘边走边感怀过去,三人走了一阵,停在一处简陋的院落外。
  她嫂子在家晒鱼干,大哥则在外面做盐工,还未回来。等到傍晚,才算是人都到齐。
  多年未见,兄妹两皆红了眼眶,覃娘子的大哥直说自己混账,没有守住父母的产业,这么多年也不敢给妹妹寄信,觉得无颜见人。
  温幸妤听着,却觉得恐怕不是不敢寄,只是不在乎罢了。
  不然这么多年,妹妹的住址又不曾换过,为什么不联络呢?
  覃娘子跟哥嫂叙话到很晚,巧娘和温幸妤早早歇了。
  翌日清晨,覃娘子早早把两人叫醒,留下了些钱财,没有打招呼,悄悄离开了。
  巧娘不解:“阿娘,为何不跟舅舅舅母打声招呼?”
  覃娘子神情有些伤感,也有些释怀,她看着不远处的大海:“昨夜叙话,你舅舅舅母话里话外询问我这些年赚了多少,一听我变卖家产,大部分钱花在路上,所剩无几,就开始说这些年过得有多苦。显然是害怕我们留下,给他们添麻烦。”
  巧娘皱了皱眉:“他们怎么能这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