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49节(2 / 4)
赔偿之事由曲东来全权代理,他在发觉东西价格虚高后,并未当场揭穿,而是听之任之,无论他们把东西标价多少,他都照单全收。
潘远山和商行只当他不懂这些,暗自得意,标价越发猖狂。
待所有物件皆出,等签字画押时,曲东来却不要东西,而是按照他们所标注的价格,改要现钱。
没想到曲东来居然杀了个回马枪,潘远山自知上当,岂能顺他的意?
但曲东来手握他改价的证据,说不给现钱就去告御状。
潘远山刚被皇帝摆了一道,明知皇帝就是在帮崔氏抢钱,他也无可奈何。
若被曲东来把他耍小心思改价格的事捅上去,改价事小,被皇帝知道他钻了空子,把圣旨中‘潘家的三成资产’暗换成‘潘远山的三成资产’,还不知皇帝要如何惩治。
潘家书香门第、富贵无极,却偏偏都是书生,明面上对上蛮横官兵也只有认栽的份。
让他与崔氏义绝,在潘远山看来不过是皇帝上任三把火,意在杀鸡儆猴、敲打世家,潘家成了出头鸟,撞到新帝枪口上,被拉出来当了典型,除了自认倒霉外,没别的办法。
毕竟当初联合楚家、虞家、熊家,四家联手虽各有心思,但也确实都出过力,还是没能把魏家彻底压下去。
如今魏家当权,自然更肆无忌惮了。
为今之计,只有先忍下这口气,待日后徐徐图之。
所以,一定不能让曲东来去告御状,让皇帝再抓到潘家的把柄。
种种思虑过后,潘远山咬牙认下,要现钱就现钱吧,总比再被皇帝宰一刀强。
于是,潘远山忍着心头滴血,实打实的付了五十万两现银,从曲东来手中赎回了他改价的证据。
**
潘妤在宫中一直关注此事,她知道潘家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奉上三成家资给阿娘。
潘远山钻圣旨空子,居然还敢动歪脑筋,幸好曲师爷不好糊弄,还叫他哑巴吃黄连,自食恶果。
不管怎么说,阿娘除了拿回嫁妆之外,又多了五十万两的傍身钱,今后只要保重身体,便不愁什么了。
解决完阿娘的事,潘妤神清气爽,也该着手自己的事了。
【云韶院】的良人姐姐们,第一批青训班的优秀学员终于要毕业了。
她们经过崔家的各大掌柜管事的连番培训,还有潘妤所贡献的龙门账的记账法、标准化管理和差异化竞争等等理念,让每个有经商天赋的姐姐们都开拓了思维,再加上她们本身的武力值,总算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潘妤的嫁妆,除了那些字画、古董、金银珠宝外,还有很多田产、庄子和商铺,潘妤的主要目标就是这些。
她将出师的良人姐姐们撒了出去,让她们回归民间,奔赴全国各地,去接管潘妤名下的各种产业。
并不是要用她们将那些地方的员工全部换血,只是让她们去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及时将各地情报告知潘妤知晓。
好让潘妤身处皇宫,也能对天下事有所了解,对她名下的两百三十八家商铺进行统筹管理和市场化分析,在经营时统一调度,最大程度控制成本,以求最大值;
对名下的一百二十四处庄子田产,从蓄奴管理制改为分包制,将田地租给佃户,每年上报收成,若遇灾年,主家另有补贴,租户付完地租还能留下口粮,剩余的粮食再卖回主家,得些银钱度日。
至于宫中的库房管理,潘妤倒是没急着换人,依旧是赵嬷嬷和刘嬷嬷两人管着,只不过每个月多了一次盘账的流程。
这样一来,就算二人想监守自盗,也要看看她们的账目和潘妤命人去盘的账目是否一样。
将第一批良人姐姐们撒出去之后,潘妤又马不停蹄的从库房取出十万两银票,去了【云韶院】最西边的院落。 ↑返回顶部↑
潘远山和商行只当他不懂这些,暗自得意,标价越发猖狂。
待所有物件皆出,等签字画押时,曲东来却不要东西,而是按照他们所标注的价格,改要现钱。
没想到曲东来居然杀了个回马枪,潘远山自知上当,岂能顺他的意?
但曲东来手握他改价的证据,说不给现钱就去告御状。
潘远山刚被皇帝摆了一道,明知皇帝就是在帮崔氏抢钱,他也无可奈何。
若被曲东来把他耍小心思改价格的事捅上去,改价事小,被皇帝知道他钻了空子,把圣旨中‘潘家的三成资产’暗换成‘潘远山的三成资产’,还不知皇帝要如何惩治。
潘家书香门第、富贵无极,却偏偏都是书生,明面上对上蛮横官兵也只有认栽的份。
让他与崔氏义绝,在潘远山看来不过是皇帝上任三把火,意在杀鸡儆猴、敲打世家,潘家成了出头鸟,撞到新帝枪口上,被拉出来当了典型,除了自认倒霉外,没别的办法。
毕竟当初联合楚家、虞家、熊家,四家联手虽各有心思,但也确实都出过力,还是没能把魏家彻底压下去。
如今魏家当权,自然更肆无忌惮了。
为今之计,只有先忍下这口气,待日后徐徐图之。
所以,一定不能让曲东来去告御状,让皇帝再抓到潘家的把柄。
种种思虑过后,潘远山咬牙认下,要现钱就现钱吧,总比再被皇帝宰一刀强。
于是,潘远山忍着心头滴血,实打实的付了五十万两现银,从曲东来手中赎回了他改价的证据。
**
潘妤在宫中一直关注此事,她知道潘家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奉上三成家资给阿娘。
潘远山钻圣旨空子,居然还敢动歪脑筋,幸好曲师爷不好糊弄,还叫他哑巴吃黄连,自食恶果。
不管怎么说,阿娘除了拿回嫁妆之外,又多了五十万两的傍身钱,今后只要保重身体,便不愁什么了。
解决完阿娘的事,潘妤神清气爽,也该着手自己的事了。
【云韶院】的良人姐姐们,第一批青训班的优秀学员终于要毕业了。
她们经过崔家的各大掌柜管事的连番培训,还有潘妤所贡献的龙门账的记账法、标准化管理和差异化竞争等等理念,让每个有经商天赋的姐姐们都开拓了思维,再加上她们本身的武力值,总算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潘妤的嫁妆,除了那些字画、古董、金银珠宝外,还有很多田产、庄子和商铺,潘妤的主要目标就是这些。
她将出师的良人姐姐们撒了出去,让她们回归民间,奔赴全国各地,去接管潘妤名下的各种产业。
并不是要用她们将那些地方的员工全部换血,只是让她们去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及时将各地情报告知潘妤知晓。
好让潘妤身处皇宫,也能对天下事有所了解,对她名下的两百三十八家商铺进行统筹管理和市场化分析,在经营时统一调度,最大程度控制成本,以求最大值;
对名下的一百二十四处庄子田产,从蓄奴管理制改为分包制,将田地租给佃户,每年上报收成,若遇灾年,主家另有补贴,租户付完地租还能留下口粮,剩余的粮食再卖回主家,得些银钱度日。
至于宫中的库房管理,潘妤倒是没急着换人,依旧是赵嬷嬷和刘嬷嬷两人管着,只不过每个月多了一次盘账的流程。
这样一来,就算二人想监守自盗,也要看看她们的账目和潘妤命人去盘的账目是否一样。
将第一批良人姐姐们撒出去之后,潘妤又马不停蹄的从库房取出十万两银票,去了【云韶院】最西边的院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