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说,各取所需,她也需要阵法中龙脉的力量。而在帮助太祖布下阵法后,她就告辞离开了,无论太祖如何寻找,此人都如石沉大海,再无讯息。
  叶晨晚沉默着注视玄若清,思考着他所说的可信度。
  此事听起来的确有些虚无缥缈,有如仙神一般从天而降,帮他完成了大业后又悄无声息地离去。
  这样的人,究竟所图为何?到底与玄靳达成了怎样的交易?
  看来她还需要找人求证一下这件事。
  在得到了需要的讯息后,叶晨晚也不愿再与他纠缠片刻,当即准备离开。
  玄若清目光怨毒地注视着叶晨晚离开的背影,忽然开口道,天真啊天真叶晨晚。
  他狞笑的声音回荡在阴暗的地下室中,你真的以为你父亲的死有这么简单吗?
  意料之中的,女人停下了脚步,转瞬后就又出现在他面前,皱着眉面色阴冷地追问,把话说明白。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今日实在经历了太多变故,玄若清只是蜷缩着咳血,没有回答叶晨晚的追问,最后在呕出一口黑血后昏死了过去。
  叶晨晚将游南洲唤来,对方诊脉后道,遭受的打击太大,急火攻心,昏死了过去,一时半会儿估计是醒不过来。
  叶晨晚面露嫌恶地扫了他一眼,别让他死了,醒了第一时间告诉我。
  她急于去求证玄若清所言的真假,没有时间和他在此处浪费时间。
  只是他所言的话语,像一块刀刃的碎片,隐秘地埋进了心中,只等着再某一天割开血肉,狰狞着破土而出。
  、
  叶晨晚接下来几日,都在调查容珩此人的消息,但正如她原本的印象一般,史书与各色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都未有关于此人的记载。
  她也去问过苏暮卿,可否有一位秘术大能唤作容珩。
  苏暮卿也是面露疑惑,她说两百年前以秘术闻名的人物也不过出自三脉,一是清河苏氏,二是苗疆五仙教的蛊术也是秘术的一种,三则是北境魏国的巫术一脉,这三脉中都未曾听过有人名为容珩。
  一时间又陷入了僵局。
  叶晨晚心中想,既也是两百余年前的旧事,或许叶照临当初有所知晓。
  当即派人去整理叶照临的遗物,正好叶照临当初尚还是镇北侯,未曾受封宁王时,也住在京城中的镇北侯府,也就是现在的京城宁王府内。
  在仔细地搜寻后,竟然真的在宁王府的几间暗格中,寻到了叶照临当初留下的几本手札。
  泛黄的书册被岁月打磨沉浸出陈旧的气息,叶晨晚良久地注视着面前几卷薄薄的手札,伸出的手几次复而收回,最终只是良久摩挲着手札的边页。
  其实她曾有无数次机会翻阅叶照临的遗物,但她似乎从未对此有过多少兴趣,世人多对她的祖辈充满了无数遐想与敬仰,而她知道,最耀眼的骄阳也会在地面落下阴影。
  或许是内心深处知道北杓七子的故事太过惨烈,她下意识地在回避已有的结局。
  而此时已经避无可避,叶晨晚深吸一口气,沿着书册边缘翻开了薄薄的一册手札。
  比起后世史书记载中叶照临绛衣雪尘的锋芒,叶照临的字迹却要显得清丽许多,单看字迹语句,全然不会觉得是史书中身后白骨垒作高台,身前荣光万丈的那位宁王殿下。
  字迹缱绻,语句清丽,正似江南清池一一风荷举,采莲梦入芙蓉浦。
  手札中并未有一开始猜测的什么秘密,不过是些随性所致的随笔,却可见执笔人的温柔,连琐碎之事在笔下也显得温柔缱绻。
  叶晨晚反复翻看着书册中的内容,却并未因里面温柔的言辞而放松,相反,她的呼吸急促起来,指尖微微颤抖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