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者有话说】
  章节名乌鹭,黑白二色,代指围棋。
  题外话,怎么和我同期签约的还有比我晚签约的都完结了还完结几本了我还在和这篇文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额。】
  按道理来说第一本书应该先写简单点的东西积累一下读者群体的,不过脑容量有限没精力随便就完结那么一两本。这本书能写到这个进度我都觉得天呐竟然写这么多了。
  再一点题外话,叶照临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意兴所致的感慨。
  这句诗的感慨其实与叶照临的命运很相似,日光照耀天下,独独未曾照到江南一隅,叶照临曾离一统天下也不过就差位于江南的梁国一隅。
  【本文无任何影射历史之意,纯粹讲一讲灵感来源】
  前面提过照雪庭光的名字灵感是《淮南子说山》中: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后衍生为魏源《默觚》中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给剑取的名字真的很奇怪啊救】
  其实从叶照临到叶晨晚,两个人身上的元素基本都是日光,光照天下。
  但叶晨晚像叶照临吗,其实不好说,不是很像,不过叶晨晚没有叶照临性格中的一些缺陷倒是真的。
  叶照临最后的遗憾,亦有她性格的缺陷造成。
  142局中子
  ◎他本以为岁月会永远如此平静又庸碌地浑浑噩噩而过。◎
  天上会掉馅饼吗?
  当然会。只是掉下来的馅饼谁也不知道夹着怎样的馅料。深宫坎坷多年,莫贪莫求,一直是母妃教给他的生存法则。
  庶出的二皇子,母妃背景平平,顶头是皇后嫡出的太子玄昳,后头是如日中天的五皇子宣王玄旸,而他自己,都数不清已经有多少日子没再见过自己的父皇。
  玄昭从不对自己的命运抱有过多期望,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与母妃平安终老。在这宫中忐忑熬到及冠之年,一纸诏书将他分封至遥远的封地,所有人都感叹可怜二皇子着实不受宠,只有他长呼出一口气,请求将自己多病的母亲一同带回封地颐养天年。
  想当马车摇摇晃晃驶出京都时,众人都在惋叹这位皇子要前往荒蛮南疆,而他却想,百越之地虽瘴气深重,但总好过这吃人的皇城。
  其实连这件事也如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墨临城的深海,在泛起了星点涟漪之后就再无声息。
  没有人会对一个毫无背景前程无望的皇子多倾注精力。
  日子流水般逝去,他在岭南做他的闲散陈王,偶尔听见京城传来的消息,五弟玄旸夺嫡之心愈盛,整个京都暗潮汹涌,许多朝臣都在暗暗压下自己的赌注。而他逗着笼中的金丝雀,只把这些消息当做笑谈说到底干他何事。
  他以为岁月就会永远如此平静又庸碌浑浑噩噩而过,谁知承佑十六年月,探子传来消息,说玄帝已崩,五皇子起兵逼宫。
  他想,父皇这场意外来得突然,五弟终究是沉不住气了。这京都又是一场血雨腥风,不知谁才是胜者。
  谁知几日后又传来消息,说陛下只是昏睡了几日,现已经苏醒,拿下了叛贼玄旸,平定叛乱。
  前几日还贵为皇子,离储君之位不过几步之遥,今天就已经是天牢重犯,反贼玄旸。乾坤颠覆就在这转瞬之间。
  不过他也并未给予这位弟弟多少同情,说到底也不过是咎由自取。如今太子重新坐稳储君之位,朝廷也算少大半风浪。
  这些事,都与他无关。他以为这不过是一点波澜,日子很快就会归于平静。实际上却是远离京都后,看不见墨临城中多少暗潮汹涌,一触即发。
  承佑十六年四月廿二,宁王叶晨晚称玄旸及其余党图谋不轨,谋害君上,起兵往墨临,清君侧,史称宁昭之变。
  听见这个消息时,他手中的青花瓷盏摔了个粉碎,茶水溅了一地。玄旸起兵,终究是皇家的家务事,皇帝的位置转来转去,也始终是玄家的。而叶晨晚,异姓王起兵谋反,这可是王朝颠覆的大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