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一点,央视哪怕不是主频道,广告支出都比她之前在沪、浙、苏三地电视台投广更贵。
  再考虑到三地语言和饮食生活习惯比较相似,电视台的观众重合率比较高,所以央视广告出效果后,叶薇就把和浙苏两省电视台的合作给停了。
  和沪市电视台的合作虽然仍在继续,但不像刚开始那样狂轰乱炸,只每天在黄金时段播放一两次。
  虽然电视广告效果不错,但叶薇不打算放弃其他宣传方式。
  每次新店开业,她都会在当地发行量较大的报纸登几天广告,平时也会登一些小版面广告做宣传。
  还有近年越来越流行的文学杂志,叶薇也会让宣传部门挑选合适的,定期在上面投广。
  虽然这些杂志的受众大多是成年人,看起来和宝贝星球不是很匹配,但在宝贝星球付款的终究是孩子父母,而这些杂志受众或已经结婚,或以后会结婚,未来他们都有可能成为宝贝星球的顾客。
  除了这些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叶薇也在接触一些相对小众的宣传,比如电视剧植入。
  其实国内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历史并不短,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九八零年播出的《敌营十八年》,但十几年过去,电视剧植入依然不多。
  原因很好理解,拿着宣传费用在纸媒或者电视台投广,就算要等排期,十天半个月也能等到广告面世。而效果不说立竿见影,至少不缺能看到广告的人。
  电视剧则不同,它的制作周期长,可能今年联系电视剧制作方投广,但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后,广告才会播出。
  而且电视剧植入需要的费用,通常和电视剧投资成正比,而电视剧的播放效果,往往和投资关联不强。
  这就可能导致广告方花了十几万,在备受瞩目的电视剧中植入广告,结果剧播出后毫无水花,十几万也跟着打了水漂。
  当然,也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比如植入只花了几千块,但电视剧大爆,连广告商都跟着鸡犬升天。
  但总的来说,在电视剧里植入广告效果好坏运气占比太大,除非宣传费用多得没处花,否则一般单位会谨慎选择这种方式。
  而拥有弹幕的叶薇,在这方面很有优势。
  她这一年也积攒了一些人脉,虽然宝贝星球广告的导演和主角,都只能说一只脚踏进娱乐圈,自身都难保,顾不上给她牵线。
  但沪市电视台下面有电视剧制作社,叶薇和电视台合作,想在电视剧植入广告,给电视台送钱,条件允许的话电视台的人不会拒绝。
  只是上半年电视台拍摄的几部电视剧,叶薇在提到时弹幕都没什么反应,因为植入费用不便宜,她郑重考虑后都放弃了。
  直到最近一部叫《孽债》的电视剧筹拍,叶薇一提,弹幕就说这电视剧挺火,虽然是沪语播放,但播出后创下了42.62的收视记录。[1]
  叶薇了解过,知道这部剧的拍摄背景是以返城知青子女来沪寻亲,也就是说,这是个同时代的故事,很方便植入。
  再打听到这部剧投资不大,缺钱,叶薇更心动了。
  几天前,叶薇联系老何,请他帮忙联系了《孽债》这部剧的导演吃饭,并在饭桌上提了想赞助的事。
  因为叶薇要求不高,不管是增加剧情去宝贝星球拍摄,还是给小演员穿宝贝星球的童装,或者布置露出宝贝星球的玩具都可以。
  费用开得也不低,宝贝星球相关的产品出镜一次一万块,如果去宝贝星球拍摄,费用更高,还能免费提供场地。
  导演瞬间心动了,这时候拍摄一部电视剧,规模不大也没有知名演员参演的话,一部电视剧的成本也就几万块。
  他拍的这部剧不能说不受重视,但他们制作社虽然隶属于沪市电视台,拍摄经费却需要自筹,资金实在有限。
  所以他要拍的这部二十集的电视剧,制作经费不足百万。
  如果他能让宝贝星球的产品出现十次,就能多十万块的制作经费,有了这十万,拍摄时布景就能再精致一些,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伙食也能安排得更好一些。
  但电视剧植入,和后期播出的特定时段广告不同,后者不影响电视剧呈现的效果,前者却可能需要调整剧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