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9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议室里不知安静了多久,在厂里领导逐渐躁动,希望谢厂长能表态时,他开口了:“如果制定任务,你们认为平摊到个人头上应该是多少?”
  没有人说话。
  谢厂长问:“四千?还是四百?”
  “四百……是不是太少了?”有领导迟疑问。
  谢厂长又问:“那你觉得,制定四千的任务,员工们是更愿意花钱,还是辞职?”
  在很多领导看来,员工辞职不是坏事,机械厂现在的问题除了外债多,还有人员冗杂。
  改好的生产线就两条,安置百来人已经是上限,直到今天,仍有近千名员工无事可做。
  要是他们不干活不用给开工资也行,但这是国营厂不是私营厂,开不了工是厂子的问题而不是职工的问题。
  开除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就算这些人不干活,厂子也要想办法给他们发基础的生活费,而这笔支出,也是将机械厂拖到现在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他们自己辞职,短时间内机械厂可能会有动荡,但对机械厂的长期发展而言,这是好事。
  虽然知道是好事,但没人敢轻易说出来,因为这事要是定了,他们这些做决定的厂领导肯定要挨骂。
  没准,挨骂都是轻的。
  “上面派我来机械厂,是希望我能带领机械厂的这一千多名职工回到工作岗位上,而不是厂子还没有盘活,先把人给逼走了。”
  谢厂长说完,表态道:“你们刚才的提议,我不同意。”
  这时候国营厂副厂长的数量没有固定标准,效益好的单位,副厂长可能有四五个人,效益不好的可能只有两三人。
  机械厂近几年效益虽然不好,但早年辉煌过,有五个副厂长。而副厂长数量上去了,就很难再降下来,真这么干,不止下面中层干部和基层职工不愿意,上面领导也不会轻易同意。
  之前调查组的人来,机械厂的副厂长被带走了三个,其中一个进去了,两个退了,所以原先的副厂长还剩下两人。
  机械厂濒临倒闭,别说副厂长,就算是厂长也没什么人愿意来当。
  像谢超,会来机械厂当厂长,不仅是因为他学历高履历好,上面领导器重他,认为他能扛起重担。
  事实上,原定的厂长人选不是他,只是对方提前听说了消息,找路子躲了过去,而他,是被推出来的。
  只是认命落到头上后,他没有拒绝而已。
  新上任的三个副厂长,两个在前单位都不是特别出挑的人物,剩下一个则是机械厂原来的总经理张方军。
  和被带走的几个副厂长相比,张方军在工作上还算正直,但能力嘛只能说一般,正常情况下,他是升不上去的。
  但没人愿意来机械厂,又不好把这职位撤掉,就只能矮个子里拔将军了。
  总之,机械厂的这些厂长副厂长,虽然并不都是心甘情愿担任现在职务的,能力也有高有低,但入职后没人混日子。
  也因为大家都一门心思想让厂子起死回生,就算是以前关系不和,现在相处不来的人,都选择了暂时握手言和。
  对谢超年纪轻轻当他们领导这事有意见的当然也有,但没人在这时候跟他别苗头,毕竟厂子都快没了,再窝里斗谁都讨不了好。
  而谢超入职后做的一系列工作,也足够让他们心服口服,要不是这样,他们也不可能拿出老本认购股票。
  但这会,听到谢超拍板说不同意,几人脸色都变了。
  “上次开会我提议你就不表态,让我们安排人去给基层职工做思想工作,现在结果你看到了,三天前,募集资金是不到五十万,现在还是不到五十万,你不同意,缺的资金从哪里来?没有资金,我们拿什么买设备改生产线?没有生产线,职工怎么回到工作岗位,机械厂又怎么起死回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