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3 / 4)
余下这两画和前几画有些相似,都是以力为先,太平写得更加流畅。
单看笔画暂且瞧不出什么,可从描述之中,她却听出了门道:“这与夫子授课时所提过的「筋骨之说」倒是异曲同工了。”
“可不是么。”
上官婉儿知道公主殿下有多聪慧,听她已经举一反三,不由抚掌而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这正是卫夫人书法中的关窍所在了。”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卫铄对于书法之美的观点师承钟繇,对于笔力和筋骨的强调,也在后世书法界得到了广泛运用。】
不光是这两位,听完了这些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纷纷各抒己见:
【虚泽:感觉《笔阵图》里的观点不仅仅是卫夫人对于书法、对于用笔的理解,也是她对于自然的所见所感和自己人生的所思所悟。】
【少数:难怪我之前读过的小故事里都说卫夫人总带着王羲之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地上的石头,原来这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确有其事啊!】
主播点头赞同:
【如果不是留心观察、热爱生活的人,恐怕也不会联想到上述这些自然界的比拟了。】
【芸:不得不说,古人和自然的连接还是很深的。
【芸:一想到这发生在魏晋时代,感觉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见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夏语冰耐心等到结束后才加以总结:
【总而言之,卫夫人的著作不仅为书法初学者提供了入门方法和努力方向,也成了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后世评判作品的标准。】
说完了三重身份与《笔阵图》,当然得来点儿轻松的内容调剂一下。
【接下来,八卦时间到!】
主播眼睛一转,神秘兮兮地开口:
【要说起姓卫,还是两晋时期的人物,各位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个悲惨少年。】
悲惨?
太平开动脑筋:“卫玠?”
【没错,那个传说中被炽热目光活活“看死”的大帅哥卫玠,还得喊卫铄一声堂姑呢。】
【卫铄后来嫁给了江夏李氏,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家族。】
李是国姓,可当今皇室出身陇西,即便攀亲戚也是攀不到的。
太平想明白这一层,好整以暇地等着后文。
【但在唐朝,李家出了个人物。】
一听是李,弹幕可就热闹起来了。
【w的小狗:我不管,我就要猜李白!】
【烤鱼:你猜李白,那我猜李商隐!】 ↑返回顶部↑
单看笔画暂且瞧不出什么,可从描述之中,她却听出了门道:“这与夫子授课时所提过的「筋骨之说」倒是异曲同工了。”
“可不是么。”
上官婉儿知道公主殿下有多聪慧,听她已经举一反三,不由抚掌而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这正是卫夫人书法中的关窍所在了。”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卫铄对于书法之美的观点师承钟繇,对于笔力和筋骨的强调,也在后世书法界得到了广泛运用。】
不光是这两位,听完了这些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纷纷各抒己见:
【虚泽:感觉《笔阵图》里的观点不仅仅是卫夫人对于书法、对于用笔的理解,也是她对于自然的所见所感和自己人生的所思所悟。】
【少数:难怪我之前读过的小故事里都说卫夫人总带着王羲之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地上的石头,原来这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确有其事啊!】
主播点头赞同:
【如果不是留心观察、热爱生活的人,恐怕也不会联想到上述这些自然界的比拟了。】
【芸:不得不说,古人和自然的连接还是很深的。
【芸:一想到这发生在魏晋时代,感觉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见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夏语冰耐心等到结束后才加以总结:
【总而言之,卫夫人的著作不仅为书法初学者提供了入门方法和努力方向,也成了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后世评判作品的标准。】
说完了三重身份与《笔阵图》,当然得来点儿轻松的内容调剂一下。
【接下来,八卦时间到!】
主播眼睛一转,神秘兮兮地开口:
【要说起姓卫,还是两晋时期的人物,各位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个悲惨少年。】
悲惨?
太平开动脑筋:“卫玠?”
【没错,那个传说中被炽热目光活活“看死”的大帅哥卫玠,还得喊卫铄一声堂姑呢。】
【卫铄后来嫁给了江夏李氏,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家族。】
李是国姓,可当今皇室出身陇西,即便攀亲戚也是攀不到的。
太平想明白这一层,好整以暇地等着后文。
【但在唐朝,李家出了个人物。】
一听是李,弹幕可就热闹起来了。
【w的小狗:我不管,我就要猜李白!】
【烤鱼:你猜李白,那我猜李商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