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在直播间还在纠结两首诗究竟是谁抄的谁,嬴政已经一针见血:
  “到了这个时候——”他没费什么力气,轻松地想起了那个朝代的名字:
  “至少到南朝为止,期间始终没有人将卓文君与《白头吟》或《皑如山上雪》关联起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时候就该出意外了。
  【天空一声巨响,四号闪亮登场!】
  【到了四号位,一个叫“李善”的唐朝人已经摩拳擦掌了。】
  【他没出书,也没收集诗文。】
  【但他做的事比这两件还要经典。】
  【在为《文选》作注的时候,或许是出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李善破天荒地将卓文君和《皑如山上雪》这首诗联系到了一起。】
  直播看多了,家人们的幽默见缝插针:
  【w的小狗:我懂,因为他善!】
  【的确,因为他善!】
  夏语冰点头肯定:【李善毕竟没有直接盖棺定论,一口咬定卓文君就是《白头吟》的作者。】
  【可他给什么书写注解不好,偏偏选的是《文选》。】
  【《文选》是什么?那就是大唐文人的经典必读书目啊!】
  【他将两者一关联,自己是为爱发电、吃上饭了,可注解既然在,又没有经过正经考据,总归还是有一定误导性的。】
  “唐朝……”
  在展现过惊人记忆力之后,嬴政紧接着表现出了自己的非凡计算力。
  凭借这么些期的直播下来,大约理清之后的朝代顺序还是不难的。
  “离卓文君本尊所处的时代相比,约莫也得有六百至八百年之久了吧。”
  【换而言之,整整几百年间、数以万计的文人,都不认为现有证据可以证明二、三号位的记录内容就正正好对应着一号位卓文君的那篇作品。】
  弹幕恍然大悟:
  【蝉鸣后又初雪:是啊,说到底那也就是流传下来的两个版本汉乐府而已。】
  【陌陌默默沫:拜托,那可是必读书目啊!】
  【陌陌默默沫:甭管是不是为爱发电了,只要能吃上饭,谁还有心思再仔细考据?】
  【正是这个道理嘛。】
  主播耸耸肩:【李善这么一注解,后来的读书人可不就被他带偏了?】
  【大唐是文学发展的高峰,有这样的榜样在前,从今往后,自宋而始、直到明清,越来越多的人都直接认为,《皑如山上雪》的作者就是卓文君。】
  【其中更不乏一些文章大家。】
  为了保证各位摇摇欲坠的面子,夏语冰没再挨个儿点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