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4)
【其中有一句正是:苦忆英雄娘子军,女中勋业似桓文。】
所谓“桓文”,指的是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
能以此作比,可见后人赞誉之高。
【但人家可不是读史书正好读到这一页,一拍脑袋,就决定写首诗来夸夸冼夫人了。】
夏语冰笑得意味深长:
【因为诗人所处的时代比较微妙。】
有多微妙呢?
【明末清初。】
清?一个陌生的朝代出现了。
只是接续在明之后,多半离她们还远得很呢。
【书接上回,想那秦良玉千里勤王,保家卫国,却依旧未能改变王朝日薄西山的结局。】
主播猛地变了腔调,面前没有惊堂木,却丝毫不影响她来了段无实物表演。
【此后,南明政权退居南方。】
【广东作为和清朝反复拉锯的中心,当地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话已至此,诗篇的言外之意已经不言自明。
“岂止是那位诗人,谁都盼着岭南可以再出一个冼夫人吧!”
庇护子民,深明大义。
要想衣冠南渡时的种种,或乱象,或惨剧,世家大族还能自保,百姓何辜?
【为了岭南安宁、为了百姓和乐,冼英耗尽了一生心血。】
【事实证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过她。大家纷纷为冼夫人建祠立庙,逢年过节都要祭祀。】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冼太夫人庙有两千多座,在她的故乡更是有三百所之多。】
主播话锋一转:
【此时此刻,再回到刚刚的那个问题上。】
【纵观历史,如冼英这般,对一个时代、对一片广袤土地、对一群人数众多的部族、对朝廷一统都带来这样长久而深远、正面又积极影响的人实在难得。】
【更不要说,她还是一位女性。】
“巾帼第一人的赞誉反而限制了她。”谢道韫所说,正是许多有识之士心中所想。
归附梁陈隋三朝、先后被七代君王敕封,何止是巾帼英雌?这分明该是了不起的人中豪杰才对!
对冼英的介绍暂告一段落,夏语冰顺势将镜头转向柜中文物。
【今天要与家人们见面的这件明冼太夫人铭三足铜炉,正是出自纪念冼英所用的一件香具。】
谢道韫对香道颇有研究,听人提香,便好奇地凑近前一瞧。 ↑返回顶部↑
所谓“桓文”,指的是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
能以此作比,可见后人赞誉之高。
【但人家可不是读史书正好读到这一页,一拍脑袋,就决定写首诗来夸夸冼夫人了。】
夏语冰笑得意味深长:
【因为诗人所处的时代比较微妙。】
有多微妙呢?
【明末清初。】
清?一个陌生的朝代出现了。
只是接续在明之后,多半离她们还远得很呢。
【书接上回,想那秦良玉千里勤王,保家卫国,却依旧未能改变王朝日薄西山的结局。】
主播猛地变了腔调,面前没有惊堂木,却丝毫不影响她来了段无实物表演。
【此后,南明政权退居南方。】
【广东作为和清朝反复拉锯的中心,当地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话已至此,诗篇的言外之意已经不言自明。
“岂止是那位诗人,谁都盼着岭南可以再出一个冼夫人吧!”
庇护子民,深明大义。
要想衣冠南渡时的种种,或乱象,或惨剧,世家大族还能自保,百姓何辜?
【为了岭南安宁、为了百姓和乐,冼英耗尽了一生心血。】
【事实证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过她。大家纷纷为冼夫人建祠立庙,逢年过节都要祭祀。】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冼太夫人庙有两千多座,在她的故乡更是有三百所之多。】
主播话锋一转:
【此时此刻,再回到刚刚的那个问题上。】
【纵观历史,如冼英这般,对一个时代、对一片广袤土地、对一群人数众多的部族、对朝廷一统都带来这样长久而深远、正面又积极影响的人实在难得。】
【更不要说,她还是一位女性。】
“巾帼第一人的赞誉反而限制了她。”谢道韫所说,正是许多有识之士心中所想。
归附梁陈隋三朝、先后被七代君王敕封,何止是巾帼英雌?这分明该是了不起的人中豪杰才对!
对冼英的介绍暂告一段落,夏语冰顺势将镜头转向柜中文物。
【今天要与家人们见面的这件明冼太夫人铭三足铜炉,正是出自纪念冼英所用的一件香具。】
谢道韫对香道颇有研究,听人提香,便好奇地凑近前一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