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29节(3 / 4)
“但这幽冥之中凭空出现一位平等王佛,祂倒是不好办。”
墨俭立下宏愿,成为幽冥平等王佛,当时第一阎罗殿现世,伸出的红毛手掌,就是某位大夏皇帝,只不过被墨俭的亚圣气象给堵了回去。
若祂们真的想要将所有的大夏皇帝放出来,一定绕不开墨俭这位幽冥平等王佛。
龙祭司冷笑道,“大夏现在‘改僧还俗’,佛家已经急得跳脚了,我们甚至不用亲自出手,只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自然有人愿意帮助我们达成目的。”
······
玉京山,僧部侍郎缘觉和尚被天后直接叉出平章宫之后,气愤地他回到第十一重楼牌的金刚寺,可是即使是金刚寺,也难逃天王法的约束。
阿大已经动了宝相州的众多寺庙,而且初见成果,自然玉京山的寺庙也不用再顾忌,金刚寺作为玉京山上的佛寺,常年积累下来的财富甚至比东象寺这种传承悠久的大寺还多,以前都是作为天下僧人在玉京山的歇脚处。
但现在天下改僧还俗,以后没有那么多僧人,自然也不用那么多歇脚处。
于是缘觉和尚刚回到自己的禅房没有多久,就听到外面有吵闹声,他本来就心神不定,怒气不消,打开禅房就看到一队队天京卫拿着封条关闭一座座佛殿。
看到那一张张赤色封条,怒到极致的缘觉和尚反而只是低诵一声佛号,同时低下头来,只不过他身后的影子被日光拉的老长,直接挡住了殿内的佛像。
缘觉和尚心想道,既然大夏都不要佛了,那么佛也不用再管大夏众生。
第613章 大乘佛法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佛家在演变的过程中,其最核心的法理从最初的觉悟演化为慈悲。
以至于普通人之所以修佛,敬佛,往往第一句话都是佛陀,菩萨大慈大悲,救济天下众生,然后才是因为佛陀,菩萨智慧无量,自觉涅槃。
这是佛学从小乘到大乘的演变,这也让佛学成为底层百姓最喜欢的学说,甚至没有之一,毕竟其余诸子百家,即使是墨家学说也无法做到无己无人之分。
而正是因为佛学这种逐渐偏离‘空’,向着‘善’演化也导致了佛家最容易出现离经叛道,一念入魔之人。
就像是智和尚,他就朴实的认为,人都是有善恶慧根的,只要斩断恶的一面,让佛国净土镇压,就可以留下善的一面。
而绝大多数人没有斩断恶根,就像是此时缘觉和尚一样,一念恶起,几十年修行的善果就会出现质的变化。
西方救世净土之中,弥勒佛国,一层层功德土堆砌之下,让弥勒菩萨金身果报接近圆满,一个多月前刚刚成就那一品辟支佛之境,忽然祂心生感应,降下神通,以自身道统触碰感应来源。
缘觉和尚冷漠地看着天京卫封着佛殿,然后转身进入禅房之中,他修行几十年,没有别人干扰,自然察觉到自己恶念已生,所以他刚想入定,先斩断或者镇压自己的恶念,只不过这恶念的因果牵扯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缘觉和尚忽然灵台之上飘来一朵巨大的金色莲花花瓣,花瓣之上端坐着一位大腹便便,双耳垂肩,福相圆满的佛陀。
缘觉和尚仰望莲花花瓣上的佛陀,神色几经转变,最终还是双手合十地说道,“不知道我如今该称呼您为师叔祖还是弥勒佛主?”
以前佛教二十四诸天佛主秘而不宣,隐秘结社,所以即使佛家内部都很少有人知道祂们的名号。
而当二十四诸天完全脱离佛家,以西部九省道自立,二十四诸天佛主的名号反而传播得极广。
就像是杀生佛主出自于法华寺,幽冥平等王佛出自于墨家,其余的佛主们也不是凭空出现,祂们至少都是二品修行者。
弥勒原本就是缘觉和尚道统内的菩萨,也是缘觉和尚的师叔祖,因此缘觉和尚才有此问。
弥勒笑口常开,“黄眉儿,名是空,性是空,你称呼我师叔祖和弥勒佛主又有什么区别呢?”
黄眉儿是缘觉和尚以前的外号,他从小就有两条极长的黄眉,这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以前缘觉和尚在弥勒坐下听讲之时,弥勒就时常称呼其为‘黄眉儿’,只不过随着缘觉和尚年岁渐涨,倒是没有人再这么称呼他。
如今再次从当年之人口中听到这熟悉的称呼,缘觉和尚也不由一愣,随后叹息一声。
而随着他这声叹息,萦绕在他灵台之上那枚大夏官印也黯淡无光,从上方坠落,落在弥勒和缘觉和尚之间。 ↑返回顶部↑
墨俭立下宏愿,成为幽冥平等王佛,当时第一阎罗殿现世,伸出的红毛手掌,就是某位大夏皇帝,只不过被墨俭的亚圣气象给堵了回去。
若祂们真的想要将所有的大夏皇帝放出来,一定绕不开墨俭这位幽冥平等王佛。
龙祭司冷笑道,“大夏现在‘改僧还俗’,佛家已经急得跳脚了,我们甚至不用亲自出手,只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自然有人愿意帮助我们达成目的。”
······
玉京山,僧部侍郎缘觉和尚被天后直接叉出平章宫之后,气愤地他回到第十一重楼牌的金刚寺,可是即使是金刚寺,也难逃天王法的约束。
阿大已经动了宝相州的众多寺庙,而且初见成果,自然玉京山的寺庙也不用再顾忌,金刚寺作为玉京山上的佛寺,常年积累下来的财富甚至比东象寺这种传承悠久的大寺还多,以前都是作为天下僧人在玉京山的歇脚处。
但现在天下改僧还俗,以后没有那么多僧人,自然也不用那么多歇脚处。
于是缘觉和尚刚回到自己的禅房没有多久,就听到外面有吵闹声,他本来就心神不定,怒气不消,打开禅房就看到一队队天京卫拿着封条关闭一座座佛殿。
看到那一张张赤色封条,怒到极致的缘觉和尚反而只是低诵一声佛号,同时低下头来,只不过他身后的影子被日光拉的老长,直接挡住了殿内的佛像。
缘觉和尚心想道,既然大夏都不要佛了,那么佛也不用再管大夏众生。
第613章 大乘佛法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佛家在演变的过程中,其最核心的法理从最初的觉悟演化为慈悲。
以至于普通人之所以修佛,敬佛,往往第一句话都是佛陀,菩萨大慈大悲,救济天下众生,然后才是因为佛陀,菩萨智慧无量,自觉涅槃。
这是佛学从小乘到大乘的演变,这也让佛学成为底层百姓最喜欢的学说,甚至没有之一,毕竟其余诸子百家,即使是墨家学说也无法做到无己无人之分。
而正是因为佛学这种逐渐偏离‘空’,向着‘善’演化也导致了佛家最容易出现离经叛道,一念入魔之人。
就像是智和尚,他就朴实的认为,人都是有善恶慧根的,只要斩断恶的一面,让佛国净土镇压,就可以留下善的一面。
而绝大多数人没有斩断恶根,就像是此时缘觉和尚一样,一念恶起,几十年修行的善果就会出现质的变化。
西方救世净土之中,弥勒佛国,一层层功德土堆砌之下,让弥勒菩萨金身果报接近圆满,一个多月前刚刚成就那一品辟支佛之境,忽然祂心生感应,降下神通,以自身道统触碰感应来源。
缘觉和尚冷漠地看着天京卫封着佛殿,然后转身进入禅房之中,他修行几十年,没有别人干扰,自然察觉到自己恶念已生,所以他刚想入定,先斩断或者镇压自己的恶念,只不过这恶念的因果牵扯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缘觉和尚忽然灵台之上飘来一朵巨大的金色莲花花瓣,花瓣之上端坐着一位大腹便便,双耳垂肩,福相圆满的佛陀。
缘觉和尚仰望莲花花瓣上的佛陀,神色几经转变,最终还是双手合十地说道,“不知道我如今该称呼您为师叔祖还是弥勒佛主?”
以前佛教二十四诸天佛主秘而不宣,隐秘结社,所以即使佛家内部都很少有人知道祂们的名号。
而当二十四诸天完全脱离佛家,以西部九省道自立,二十四诸天佛主的名号反而传播得极广。
就像是杀生佛主出自于法华寺,幽冥平等王佛出自于墨家,其余的佛主们也不是凭空出现,祂们至少都是二品修行者。
弥勒原本就是缘觉和尚道统内的菩萨,也是缘觉和尚的师叔祖,因此缘觉和尚才有此问。
弥勒笑口常开,“黄眉儿,名是空,性是空,你称呼我师叔祖和弥勒佛主又有什么区别呢?”
黄眉儿是缘觉和尚以前的外号,他从小就有两条极长的黄眉,这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以前缘觉和尚在弥勒坐下听讲之时,弥勒就时常称呼其为‘黄眉儿’,只不过随着缘觉和尚年岁渐涨,倒是没有人再这么称呼他。
如今再次从当年之人口中听到这熟悉的称呼,缘觉和尚也不由一愣,随后叹息一声。
而随着他这声叹息,萦绕在他灵台之上那枚大夏官印也黯淡无光,从上方坠落,落在弥勒和缘觉和尚之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