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03节(2 / 4)
还真是傲慢。
离山道人心中不喜,这冠军侯的性格果然和记载中一样,目中无人,自从来了之后,加起来说的话不超过三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修佛家的闭口禅呢。
索性离山道人只和李克功讨论,他沉吟片刻问道,“人屠的道统封印什么时候能够打开?”
李克功对这件事倒是了如指掌,“准备的事情已经做好,而且有人愿意进入那循环往复的一天,说服人屠‘死亡’,只要他进去了,那么无论在里面花费多久时间,在外面都只需要一天。”
离山道人低语道,“一天……”
·······
洛水万里,人屠陨落之地被史家掩埋在历史的长卷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人屠从里面逃出来,史家甚至专门准备了两个河津渡,也是文武河津渡来作为最后一战的战场,而真正战场的位置,除了当初参与那一战的人外,就只有儒释道极少数的人知晓。
文河津渡乃是一面陡峭如镜的百丈悬崖,湍急的洛水从这里旋转,分成两股,一股向东,一股向南,向南的河流又和黄河汇聚,奔流入海。
而百丈崖壁之上,一篇壮阔的辞赋以朱砂写就,在涛涛江水之上,历时三百年毫不褪色。
这篇辞赋名为《游河洛赋》,乃是大夏开国一位儒家二品的大人物写成,虽然表面上说的是游河洛,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于当年人屠姜太一为证圣道,屠杀百姓的不耻,更是将姜太一给钉在了耻辱柱上。
若以千万人之性命成一人之道统,天下可亡矣,而以一人之性命成千万人之盛世,大道可兴矣。
江滩一侧,一位青年负手端详着面前雄伟壮阔的崖壁,一字一句慢慢读出声,仿若真的是一位游客,只不过他天生困字眉毛,所以即使在认真读的时候,也不自觉流露出困惑思考的神色。
旁边一位三品松石道人上前,闲聊道,“高院长已经看了一天了,可有什么收获?”
青年正是从天京出来的高文灿,在王明义和张三两人劝他去周府负荆请罪之后,他毅然决然走向了另外一条路,冒险亲自去打开人屠的封印。
其余三教见状,也乐得如此,对于他们这个反周铁衣同盟而言,高文灿这条狗越凶狠,咬得周党就越紧,而高文灿放弃了这次请罪的机会,就只能够一条路走到黑。
两日不见,高文灿的气焰明显萎靡了很多,整个人也变得‘谦逊’了起来,“说来惭愧,先贤所著的文章我能够看懂一二就已经是大幸了,尚有十之八九不懂。”
“不懂,我看是不想学吧,舍生取义的道理哪里是那么好读懂的!”
另外一边,儒家的孟伯谦呛声道。
虽然他出手帮助高文灿,但是对于当时高文灿杀死馆藏官的事情他还耿耿于怀。
松石道人见状,连忙打哈哈道,“那难陀寺的人说今日会到,现在都已经快要日暮了,怎么还不见踪迹?”
孟伯谦皱眉道,“听说那难陀寺已经封寺了……”
还没有等他们继续聊下去,只见黄昏的交界处,阴阳缝隙之中,一位身穿灰色僧衣的女尼走出来,她整个人气质恬静,一手做合十印,一手托着一尊雪白的羊脂玉瓶。
松石道人笑道,“这人就说不得,一说就到。”
他上前两步,稽首道,“贫道松石,见过道友,敢问道友如何称呼?”
女尼认真回礼,“贫尼那难陀寺妙善。”
众人相互见礼之后,孟伯谦出声道,“事不宜迟,我已经解开了《游河洛赋》的力量,三位将封禁物都带来了吧?”
松石道人从袖子中取出一玉磬,妙善则将手中玉瓶拿出,孟伯谦则拿出一面玉镜。
当三件封禁物同时出现在这文河津渡口的时候,忽然江水安静了下来,但是却显得越发幽深寂静,仿佛看一眼都会沉沦进去,而他们身后的落日也瞬间定格,时间一下子就停在了这一秒钟,唯有面前巨大的《游河洛赋》,每一个朱砂文字都如同水流流淌。
特别是上面记载的当初河洛厮杀时的惨状文字。
……山河破碎,流血漂橹…… ↑返回顶部↑
离山道人心中不喜,这冠军侯的性格果然和记载中一样,目中无人,自从来了之后,加起来说的话不超过三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修佛家的闭口禅呢。
索性离山道人只和李克功讨论,他沉吟片刻问道,“人屠的道统封印什么时候能够打开?”
李克功对这件事倒是了如指掌,“准备的事情已经做好,而且有人愿意进入那循环往复的一天,说服人屠‘死亡’,只要他进去了,那么无论在里面花费多久时间,在外面都只需要一天。”
离山道人低语道,“一天……”
·······
洛水万里,人屠陨落之地被史家掩埋在历史的长卷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人屠从里面逃出来,史家甚至专门准备了两个河津渡,也是文武河津渡来作为最后一战的战场,而真正战场的位置,除了当初参与那一战的人外,就只有儒释道极少数的人知晓。
文河津渡乃是一面陡峭如镜的百丈悬崖,湍急的洛水从这里旋转,分成两股,一股向东,一股向南,向南的河流又和黄河汇聚,奔流入海。
而百丈崖壁之上,一篇壮阔的辞赋以朱砂写就,在涛涛江水之上,历时三百年毫不褪色。
这篇辞赋名为《游河洛赋》,乃是大夏开国一位儒家二品的大人物写成,虽然表面上说的是游河洛,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于当年人屠姜太一为证圣道,屠杀百姓的不耻,更是将姜太一给钉在了耻辱柱上。
若以千万人之性命成一人之道统,天下可亡矣,而以一人之性命成千万人之盛世,大道可兴矣。
江滩一侧,一位青年负手端详着面前雄伟壮阔的崖壁,一字一句慢慢读出声,仿若真的是一位游客,只不过他天生困字眉毛,所以即使在认真读的时候,也不自觉流露出困惑思考的神色。
旁边一位三品松石道人上前,闲聊道,“高院长已经看了一天了,可有什么收获?”
青年正是从天京出来的高文灿,在王明义和张三两人劝他去周府负荆请罪之后,他毅然决然走向了另外一条路,冒险亲自去打开人屠的封印。
其余三教见状,也乐得如此,对于他们这个反周铁衣同盟而言,高文灿这条狗越凶狠,咬得周党就越紧,而高文灿放弃了这次请罪的机会,就只能够一条路走到黑。
两日不见,高文灿的气焰明显萎靡了很多,整个人也变得‘谦逊’了起来,“说来惭愧,先贤所著的文章我能够看懂一二就已经是大幸了,尚有十之八九不懂。”
“不懂,我看是不想学吧,舍生取义的道理哪里是那么好读懂的!”
另外一边,儒家的孟伯谦呛声道。
虽然他出手帮助高文灿,但是对于当时高文灿杀死馆藏官的事情他还耿耿于怀。
松石道人见状,连忙打哈哈道,“那难陀寺的人说今日会到,现在都已经快要日暮了,怎么还不见踪迹?”
孟伯谦皱眉道,“听说那难陀寺已经封寺了……”
还没有等他们继续聊下去,只见黄昏的交界处,阴阳缝隙之中,一位身穿灰色僧衣的女尼走出来,她整个人气质恬静,一手做合十印,一手托着一尊雪白的羊脂玉瓶。
松石道人笑道,“这人就说不得,一说就到。”
他上前两步,稽首道,“贫道松石,见过道友,敢问道友如何称呼?”
女尼认真回礼,“贫尼那难陀寺妙善。”
众人相互见礼之后,孟伯谦出声道,“事不宜迟,我已经解开了《游河洛赋》的力量,三位将封禁物都带来了吧?”
松石道人从袖子中取出一玉磬,妙善则将手中玉瓶拿出,孟伯谦则拿出一面玉镜。
当三件封禁物同时出现在这文河津渡口的时候,忽然江水安静了下来,但是却显得越发幽深寂静,仿佛看一眼都会沉沦进去,而他们身后的落日也瞬间定格,时间一下子就停在了这一秒钟,唯有面前巨大的《游河洛赋》,每一个朱砂文字都如同水流流淌。
特别是上面记载的当初河洛厮杀时的惨状文字。
……山河破碎,流血漂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