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是谁,不言而喻。
  谷星轻笑,“比你好。贺小少爷,一日未见,你连衣冠整洁都顾不上了?”
  贺古眉梢一挑,神情不悦,压低声音反唇相讥:“卫桉认罪,你们的嫌疑也未全消,还是夹着尾巴为好。”
  谷星却不以为然,耸耸肩,“我不过受人所托来找你。看你气色红润,嘴皮利索,想来也应该无甚大碍。”
  于蛮满脸写着心思,却一句不肯明说,逼得她只能代劳。
  贺古闻言,手上那支笔顿了一下。原本写得工整的字,此刻已扭歪成一团。他盯着那行字,自己都看不下去,索性搁了笔,将手肘支在桌上,掌心覆住半张脸。
  不知在想什么。
  “我来,是想拿回东西。”谷星压低了声音,语气平静。
  贺古眼皮都没抬,“在上舍寮舍的那块先皇笔墨的牌匾后。”
  谷星又加了一句:“不止。”
  贺古这才回过神来,沉默了片刻,似乎终于意识到她指的是什么。
  “国子监不许监生私藏兵刃,我让书童带出去了。若要取,在北门外茶楼见他。”
  谷星闻言点头,转身便要离开,却被身后那人唤住。
  贺古嘴边那句话吞吞吐吐,像极了个青春期的贵公子:“你们……还会在这待多久?”
  那册籍簿一到手,他就知道“怀乐容”与那书童,绝非偶然出现。
  他们是来查人的。
  每年国子监新入生约有五百余名,各地贡生推荐者占半,恩荫子弟递补又占一半,其余寥寥为转正监外生。
  然实际前来报道者,却总有七十来人的空缺。
  这本与他毫无干系。直到某日,他命书童查“怀乐容”的来历,意外翻出那串不寻常的空缺名单。
  那七十余人,多来自边陲寒门,与怀乐容如出一辙。可如此难得的求学机会,他们为何会放弃?
  他顺藤摸瓜,却查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乌凝平。
  这人表面温和,暗地里却在国子监内拉帮结派,打压中下舍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国子监的师长们要么装聋作哑,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他们都明白,贵胄子弟来太学读书,不止为了学问,还有朝堂布局,结交门生,巩固人脉,识得谁是盟友,谁又是工具。
  乌凝平不过是接过了他兄长乌凝衔留下的那一套:交易。
  而那批失踪的寒门学子,并非“未至”,而是被挡在了国子监的门外。
  仅凭一句,身份户籍难查。
  这还得从七年前的新政改革说起。
  义学普及,让许多原本无缘读书的人得以识字入学。义学不问出身,只看学识与人品,千千万万寒门学子因此看见了通往仕途的希望。
  可当他们通过了初试,千里迢迢赶赴京城国子监,却赫然发现,这希望的终点,是一道来自户籍出身的门槛。
  “无户籍凭证者,暂缓入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