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着她用力将一件衣裳甩到竹竿上,被扯得“吱呀”作响。
  “欸,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张春妮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干脆没理会张桂香,直接跑了出去。
  村西头苏家院门前,喻娟芳在井边渍酸菜。
  棠棠把从菜地里捉来的小青虫给喂进鸡圈里,这个黄瓜的苗已经长到她手臂那么长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沿着引蔓架向上攀爬了,“娘,咱们家今年这个黄瓜能种成功吗?”
  “我也说不准,但看起来长势比之前在老屋那边强不少。”
  娘俩说了话,抬头就看见张春妮正朝她们走过来,喻娟芳甩了甩手上的盐粒,“春妮,你有什么事吗?”
  “周舒年呢?”
  棠棠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哥哥和舒年哥哥他们学农活动已经结束了,回学校去了。”
  张春妮一听,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眼眸里闪过一抹失落,她强打起精神,“哦,这样啊,我还想着找他有点事儿呢。”
  喻娟芳看着她的样子,微微皱了皱眉头,心里隐约猜到了几分,却也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你看看能不能再找其他人帮忙吧,毕竟他也只是觉生的同学,不是咱们榆槐村的人。”
  ……
  榆槐村小学,四年级教室内,午后闷热的空气流动缓慢,学生们昏昏欲睡,自从苏会民调到公社去之后,又调来了一个数学老师,新老师姓章,五十来岁,按理说这个年纪的老师已经不会再进行调动,而且这个老师是从原林县的城关小学被调下来的。
  章老师咳了两声,他端起搪瓷缸水杯喝了一口水,给班级里的同学念了一道数学题,“生产队开垦了一块长240米、宽150米的荒地种植小麦,生产队社员王林第一天种植了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种植了450平方的小麦,第三天种植了200平方的小麦,王林在这三天里,一共种植了多少亩的小麦?”
  村里小学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加上正儿八经上课的时间也不多,学习水平很一般。
  有同学在底下咬着笔头,讨论是不是一共种植了一千五十平方。
  章老师扫了眼学生名单,叫了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那学生支吾了半天,最后回答出来说三天种了1050平方。
  “王铁牛,你起来回答。”
  王铁牛胸脯挺得笔直,脖颈涨得通红,“老师,王林第一天能种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却只能种450平方,甚至第三天只能种200平方!这明摆着是偷懒懈怠!懒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敌人,懒惰是破坏生产的蛀虫,他这样拖后腿,就是对集体主义的背叛!”
  “胡闹!”章老师狠狠的拍了下桌子,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浑圆,“这是数学课,不是批判会!以后我的课堂上只论对错,不论立场!”
  “行了,都坐下吧。”
  王铁牛抻了抻脖子,嬉皮笑脸的坐下来了。
  苏觉胜心里默默祈祷别抽到他的名字,但心里越不想发生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苏觉胜,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苏觉胜默默在心里算了半天,硬着头皮回答,“1.67亩。”
  前面抽查的学生回答的单位都是平方,苏觉胜这一说,很多同学才意识到章老师最后问的问题其实是多少亩。
  苏觉胜虽然回答错了,但态度还算端正,章老师推了推老花眼镜,面色缓和了不少,“坐下吧。”
  苏觉胜扫了眼旁边棠棠写在本子上的计算公式,抓起她的胳膊举手道,“老师,我妹妹会,我妹妹知道种了多少亩!”
  棠棠这突然被他拉起来,班级里的人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脸上,“老师,王林第一天种了600平方的小麦,第二天种了450平方的小麦,第三天种了200平方的小麦,三天的种植总数加起来是1250平方,已知一亩地约等于666.67平方,将总面积1250平方除以666.67平方,约等于1.87亩。所以王林在三天内种植了1.87亩的小麦。”
  棠棠相对来说算术水平还不错,但其实她算这道题也挺吃力的。
  这里面最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一是开头荒地的长和宽,很容易就先误算整块地的面积,二就是单位换算,很容易就忽略更换答案的单位,还有平方和亩的进率稍不注意就会弄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