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3)
于是关笙也莫名其妙地跟了过去。
进了办公室,江南洲就发现了自己之前送蔡教授的小狮头被放在了办公桌的电脑旁,一个假期过去了,小狮头看起来还很新,和刚送出去的没什么两样。
蔡教授亲自给两个学生泡了茶,关笙忙不迭站起身说不用,但是蔡教授却说,“我请你们帮忙,应该的。”
关笙又一头雾水地坐下了,实在是想不到他们两个学生有什么能帮一个老蔡教授的。
蔡教授把茶端到两人面前之后,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你们两个都是南狮的传承人,你们元旦晚会的视频我看了,非常精彩。”
说完,他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狮头,一边端详一边继续说:“我最近几年一直有在留意了解岭南民俗发展史的资料,南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和你们的龙舟不一样,南狮不以任何传统节日为依托,却能传承至今,而且在某个时期承载了厚重的民族情结,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因为这种特殊的情结,反而把它的发展推至顶峰,我认为这一点非常有魅力,我也不希望看着这个行业在我们国家的上行期而慢慢走向衰败。”
“南狮虽然是我在岭南民俗研究课题上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分,所以想请你们帮忙。”
“课题呈现的方式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是著书还是论文,或者影像形式,我觉得都可以,不过这目前还是仅仅出于我的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因为一切刚刚开始,所以需要投入打量的时间翻阅资料、田野调查,但是没有经费补贴、除了原本就深耕这个行业的人和我的朋友们知道,估计也没什么人会关注这个,甚至可能比不上你们现在在运营的网络账号,至少那还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关注度。”
“换言之,我至少能从你们这里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完成我的学术,但是你们最后可能只会在我的书或者论文中的聊聊几行字被提及,所以你们可以好好想一想,”
蔡教授一口气说了很多,把需求和最差劲的情况和盘托出,然后静静地看着两个从他的角度来看还过于年轻的学生。
年轻意味着无限的选择和可能,老蔡教授能理解,所以确实也并没有把握能说服他们做枯燥漫长的调查研究。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两个学生听完之后居然露出了一个说得上是轻松的表情,甚至可以隐隐从他们的脸上读出一种“不过如此”的画外音。
江南洲笑着说:“吓死我了蔡教授,你刚刚这么严肃,我还以为大学不合格得叫家长,原来就这事儿!”
关笙也摇摇头抿嘴笑了,第一次被一位成就和年纪都比自己高出不少的蔡教授这么郑重其事地拜托,有种不自在但是却也按捺不住那股隐隐的骄傲。
这股骄傲归根结底是江南洲带给他的,从十多年前开始。
他本来只是个站在台下仰望的小孩,因为江南洲误打误撞入了行,本来一直觉得自己还挺清醒地分得清,这是兴趣爱好,不能糊口营生,但是后来慢慢地却也变了。
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也或许是因为十多年的人生都离不开舞狮,到最后,他居然在蔡教授口中横陈的困境里燃起了热血。
无人在意也好,竹篮打水也罢,在一切尚未开始之前这是理想主义,但是如果站在终点回望,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
退一万步说,就算关笙没有江南洲那么热爱南狮,也没有江南洲那么地理想主义,他也愿意和当年一样,做一个台下仰望着江南洲的人。
有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永远在发光,关笙一百个愿意呵护这一道光。
更何况,他们也不需要专职做研究,他们的网店可以照常运营,学业也可以继续,只不过可能会累一点。
他们根本就没有拒绝的理由,关笙终于也体会到当年旅行偶遇狮队后,江南洲在酒店里抱着自己说出那句“真是太好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天三人在蔡教授的办公室聊了几个小时,甚至错过了午饭的时间。
录音笔放在桌面,蔡教授还是拿着笔记本记下了笔记。
基本都是江南洲在说,关笙作补充,蔡教授则是默默地听着,时不时发问。
关笙看到江南洲眼睛似乎在微微发亮,那神采奕奕的模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是他往后余生的伴侣,也是他另一半的人生。
江南洲大四这一年,他跟着蔡教授一遍一遍地飞回家那边。
那里是中国南狮文化最浓厚的地方之一,每个村里古老的祠堂可能都曾经有过像是德胜那样的狮馆,区别只在于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存活至今。
这一年他们见面的时间很少,江南洲陪着蔡教授几乎走遍了岭南地区,还出了几次国,去了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那里也有南狮的沿革发展,是南狮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笙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请了蔡妍和徐凯琪两个女生一起帮忙运营网店,做一些客服收发货这类的工作。 ↑返回顶部↑
进了办公室,江南洲就发现了自己之前送蔡教授的小狮头被放在了办公桌的电脑旁,一个假期过去了,小狮头看起来还很新,和刚送出去的没什么两样。
蔡教授亲自给两个学生泡了茶,关笙忙不迭站起身说不用,但是蔡教授却说,“我请你们帮忙,应该的。”
关笙又一头雾水地坐下了,实在是想不到他们两个学生有什么能帮一个老蔡教授的。
蔡教授把茶端到两人面前之后,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你们两个都是南狮的传承人,你们元旦晚会的视频我看了,非常精彩。”
说完,他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狮头,一边端详一边继续说:“我最近几年一直有在留意了解岭南民俗发展史的资料,南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和你们的龙舟不一样,南狮不以任何传统节日为依托,却能传承至今,而且在某个时期承载了厚重的民族情结,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因为这种特殊的情结,反而把它的发展推至顶峰,我认为这一点非常有魅力,我也不希望看着这个行业在我们国家的上行期而慢慢走向衰败。”
“南狮虽然是我在岭南民俗研究课题上的一小部分,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分,所以想请你们帮忙。”
“课题呈现的方式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是著书还是论文,或者影像形式,我觉得都可以,不过这目前还是仅仅出于我的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因为一切刚刚开始,所以需要投入打量的时间翻阅资料、田野调查,但是没有经费补贴、除了原本就深耕这个行业的人和我的朋友们知道,估计也没什么人会关注这个,甚至可能比不上你们现在在运营的网络账号,至少那还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关注度。”
“换言之,我至少能从你们这里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完成我的学术,但是你们最后可能只会在我的书或者论文中的聊聊几行字被提及,所以你们可以好好想一想,”
蔡教授一口气说了很多,把需求和最差劲的情况和盘托出,然后静静地看着两个从他的角度来看还过于年轻的学生。
年轻意味着无限的选择和可能,老蔡教授能理解,所以确实也并没有把握能说服他们做枯燥漫长的调查研究。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两个学生听完之后居然露出了一个说得上是轻松的表情,甚至可以隐隐从他们的脸上读出一种“不过如此”的画外音。
江南洲笑着说:“吓死我了蔡教授,你刚刚这么严肃,我还以为大学不合格得叫家长,原来就这事儿!”
关笙也摇摇头抿嘴笑了,第一次被一位成就和年纪都比自己高出不少的蔡教授这么郑重其事地拜托,有种不自在但是却也按捺不住那股隐隐的骄傲。
这股骄傲归根结底是江南洲带给他的,从十多年前开始。
他本来只是个站在台下仰望的小孩,因为江南洲误打误撞入了行,本来一直觉得自己还挺清醒地分得清,这是兴趣爱好,不能糊口营生,但是后来慢慢地却也变了。
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也或许是因为十多年的人生都离不开舞狮,到最后,他居然在蔡教授口中横陈的困境里燃起了热血。
无人在意也好,竹篮打水也罢,在一切尚未开始之前这是理想主义,但是如果站在终点回望,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
退一万步说,就算关笙没有江南洲那么热爱南狮,也没有江南洲那么地理想主义,他也愿意和当年一样,做一个台下仰望着江南洲的人。
有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永远在发光,关笙一百个愿意呵护这一道光。
更何况,他们也不需要专职做研究,他们的网店可以照常运营,学业也可以继续,只不过可能会累一点。
他们根本就没有拒绝的理由,关笙终于也体会到当年旅行偶遇狮队后,江南洲在酒店里抱着自己说出那句“真是太好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天三人在蔡教授的办公室聊了几个小时,甚至错过了午饭的时间。
录音笔放在桌面,蔡教授还是拿着笔记本记下了笔记。
基本都是江南洲在说,关笙作补充,蔡教授则是默默地听着,时不时发问。
关笙看到江南洲眼睛似乎在微微发亮,那神采奕奕的模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是他往后余生的伴侣,也是他另一半的人生。
江南洲大四这一年,他跟着蔡教授一遍一遍地飞回家那边。
那里是中国南狮文化最浓厚的地方之一,每个村里古老的祠堂可能都曾经有过像是德胜那样的狮馆,区别只在于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存活至今。
这一年他们见面的时间很少,江南洲陪着蔡教授几乎走遍了岭南地区,还出了几次国,去了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那里也有南狮的沿革发展,是南狮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笙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请了蔡妍和徐凯琪两个女生一起帮忙运营网店,做一些客服收发货这类的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