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弘亭不愿伤害这些官兵,怕有损云梁千尺的名声。无奈,他只得拿出顾时晏交给他的那枚飞云令,大声道:“我来自云梁千尺,以此令为证。”
  云梁千尺四个字如雷贯耳,哪怕是不认字的百姓都听过这个地方。
  衙役们见状一时之间傻了眼,怎么最近来闹事的全是大人物,京城的钦差刚走,如今又来了一位口称来自云梁千尺的侠客。
  虽然对方说飞云令为证,可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东西,一时之间手足无措。
  就在这时,一名身披白色狐裘的先生走了出来,很多人一眼就认出了他。
  此时分明是春天,江南之地气候温暖宜人,不似云梁千尺常年飞雪。弘亭见对方体弱,身上还披着狐裘,满是好奇地打量了几眼。
  他走到弘亭面前,介绍道:“在下听风,风雨楼副楼主,不知这位公子可否让我看看这枚令牌。”
  弘亭倒也不担心对方将令牌抢走,大大方方地递给对方。后者接过以后,放在手中仔细端详,最终对着众人道:“这枚令牌确实是货真价实的飞云令,在下可以以风雨楼的名声担保。”
  他将令牌还给了弘亭,随后便起身离开,仿佛这次来此只是为了验证这枚令牌的真假罢了。
  第16章
  听到对方这么说,所有人都认可了这枚令牌的真实性。
  风雨楼在江湖之中颇具盛名,听风、听雨两位楼主极为擅长经营,为人又十分仗义,在江湖中也受人尊崇。
  虽说风雨楼成立至今也有百年了,但是真正在江湖上彻底出名还是在现任的两位楼主手中。他们不知怎么想到了各种榜单,将江湖之中的高手,武器进行排行。
  江湖之人潇洒放荡,却又格外在乎名声。那些在榜单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门派便将风雨楼的榜单格外推崇,久而久之,这风雨楼才成了江湖第一情报势力。
  而这风雨楼平日里的买卖大多和消息有关,且风雨楼保密性极严,不会暴露买家的任何信息。
  世人有传言,风雨楼弟子无处不在。事实虽不如此,但也没有多大的区别。风雨楼之人不牵扯朝廷之事,但整个江湖之中鲜少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至于听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甚至会出来帮弘亭证明。
  其实早在顾时晏与魔尊激战之时就有风雨楼的弟子在暗自观察。他们原是为了监视魔尊丹溪,毕竟这个江湖之中想要魔尊命的人可不少。
  可顾时晏的出现完全就是意外之喜,他们不敢擅自隐瞒,立马用风雨楼特有的传讯方法将此事汇报给了听风。
  听风本就在附近办事,更何况此事涉及两位尊者,必须要由他亲自出面才能镇得住场子。
  虽说风雨楼弟子修习的隐蔽功法玄雾图是一位逍遥境的祖师传承下来的,一般人根本无从发现,可在真正的逍遥境强者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二人早就有所察觉,顾时晏对此毫不在意,毕竟他和那位风雨楼楼主之间还颇有渊源。至于魔尊丹溪,他也对此无所谓,毕竟他可不认为风雨楼有底气敢将他的消息卖出去,就算卖了出去,又有几人能伤他。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顾时晏如此轻松地就击败了丹溪。
  所以听风此次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想和这位新尊者谈一谈,探探对方的口风。毕竟谁都不想平白无故得罪一位逍遥境的强者,更何况对方还出自云梁千尺。
  衙役在确认了这枚令牌的真实性以后,立马转变态度,对弘亭谄媚道:“不知公子来自云梁千尺,多有冒犯,公子还请进来喝杯茶水。”
  弘亭向来不喜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并没有理会他们的谄媚,只是语气淡淡:“不必了,还是就在这里说吧,也让百姓们都看看。”
  语毕,这些衙役心中已经对弘亭不满了,后者不仅一点面子不给他们,还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案情。这不是将他们官府的脸面放在地上踩吗?
  大抵是平日里对着百姓威风惯了,如今碰到弘亭这样的硬骨头还有些不习惯。
  弘亭没有理会他们,只是将那根断了的长鞭举在手中,指这那两具腐烂的尸体,开口道:“我家公子听闻魔尊在江南现身,便下山将魔尊击败,如今已经将他带回了云梁千尺。至于这些尸体,大抵是最近江南闹得沸沸扬扬的书生的。”
  “你们若是不相信,可以请刚才那位先生看一看这些尸体上面的特征是否符合紫霜佛瘴的特征。亦或是看一看我手中的长鞭饮血是不是真的。”弘亭声音不大,除了提到顾时晏时有一丝敬意,再无半点感情,但是在内力的加持下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