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3)
他没有直接去找三伯娘说要买她家的地的事情,而是先去找了村长,让村长代为转告。
安阮知道三伯娘对他们一家的仇视,十有八.九不会痛痛快快的将田地卖给他,所以他也没有先开价。果然,没多久村长就告诉他三伯娘扬言说宁可将田地贱卖了,也不会卖给他们周家。
安阮听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感谢了村长,之后便没再提起要买地的事儿,每日按部就班的喂喂鸡放放驴,跟着朱莲花下一下地,又或是跟周言上山去捡山货。
朱莲花也对他放心,竟真的完全放手让他去做,哪怕多日没把事情办妥也不好奇不过问。
周言更是绝对支持他,所以更不会过问,周爹仍旧保持沉默的态度,只有周旭耐不住好奇,叨叨絮絮的问安阮为何不着急。
安阮道:“我们两家有仇怨,我若是上赶着表现得很想要她家的田地,你说三伯娘会不会趁机坐地起价?”
“我已经问过村长了,家里有余钱又有意愿买三伯娘家田地的没有几户。三伯娘要价高昂,除非她拆分着买,否则没哪个人愿意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周旭似懂非懂,他挠挠头:“万一她当真将田地拆开了来卖,那其他几户应当是会愿意买的,那到时候不就没我们家什么事儿了吗?”
安阮无所谓的笑了笑:“买完了就买完了吧。”
周旭闻言更迷茫了:“娘不是想要买更多地吗?”
一旁纳着鞋的朱莲花头也没抬插了一句:“又不是只有她家有田地,若是她肯卖自然最好,不肯便再寻其他田地就是,又不是非她家田地不可。”
“反着急着买田地和宅子的可不是我们家。”
安阮赞同的点头,这也是为何他会一点都不着急,主要还是朱莲花给了他底气。
他会这么做,可是征得了朱莲花同意的。
周旭听了朱莲花的解释,一拍手掌恍然大悟:“对哦,我们又不是非买她家地不可。咱们家给得出买地的钱,有得是人愿意卖地给咱们家。”
反正有钱的才是大爷。
周旭想通以后便不再纠结了,再过几日就到立春了,等到来年三月就要进省会参加发解试,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了三个多月,与其花心思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还不如多读几本书呢。
相较于周家的岁月静好,三伯娘家显然就难过了许多。
确实有人愿意买她家的地,只是他们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统一口径说她要价太高,竟把田地的价格砍了一半左右。
直接少一半,相当于比此前云水村土地买卖的最低价都还要低上一些,三伯娘哪里肯?
但急着买地的是她,她不肯那些人便不买了,最后着急的还是她自己。
三伯母不甘心就这么贱卖了自己的田地,从云水村搬走去其他村子,这一路上赶路住宿还有到了落脚地之后的买房买地,哪样不要银子打点?
之前缴纳给衙门的七两银子,起码掏空了她四分之一的家底,这次田地再贱卖,之后路上他们只怕要过得很艰苦。
最后三伯娘没肯卖,那些买地的人便也不再问了,就压着价等三伯娘妥协。
眼看着过了立春,再过十来天就过除夕了,田地却还是一块都没卖出去,三伯娘越发的心急最终还是妥协了。
她去找了之前那些愿意买地的人,表示愿意把底价往下压一两银子,但反而因此让那些人更笃定她之后还会往下压价,统一口径的坚持只给原来价格一半的价钱。
这无异于趁火打劫,三伯娘都要气哭了。
最后她被逼得没了办法,转头找上了村长,说是希望能和安阮谈谈买地的事情。
村长到安阮的时候,他刚跟周言从山上摘了些野梨下山来。
当听村长说明了来意后,安阮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 ↑返回顶部↑
安阮知道三伯娘对他们一家的仇视,十有八.九不会痛痛快快的将田地卖给他,所以他也没有先开价。果然,没多久村长就告诉他三伯娘扬言说宁可将田地贱卖了,也不会卖给他们周家。
安阮听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感谢了村长,之后便没再提起要买地的事儿,每日按部就班的喂喂鸡放放驴,跟着朱莲花下一下地,又或是跟周言上山去捡山货。
朱莲花也对他放心,竟真的完全放手让他去做,哪怕多日没把事情办妥也不好奇不过问。
周言更是绝对支持他,所以更不会过问,周爹仍旧保持沉默的态度,只有周旭耐不住好奇,叨叨絮絮的问安阮为何不着急。
安阮道:“我们两家有仇怨,我若是上赶着表现得很想要她家的田地,你说三伯娘会不会趁机坐地起价?”
“我已经问过村长了,家里有余钱又有意愿买三伯娘家田地的没有几户。三伯娘要价高昂,除非她拆分着买,否则没哪个人愿意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周旭似懂非懂,他挠挠头:“万一她当真将田地拆开了来卖,那其他几户应当是会愿意买的,那到时候不就没我们家什么事儿了吗?”
安阮无所谓的笑了笑:“买完了就买完了吧。”
周旭闻言更迷茫了:“娘不是想要买更多地吗?”
一旁纳着鞋的朱莲花头也没抬插了一句:“又不是只有她家有田地,若是她肯卖自然最好,不肯便再寻其他田地就是,又不是非她家田地不可。”
“反着急着买田地和宅子的可不是我们家。”
安阮赞同的点头,这也是为何他会一点都不着急,主要还是朱莲花给了他底气。
他会这么做,可是征得了朱莲花同意的。
周旭听了朱莲花的解释,一拍手掌恍然大悟:“对哦,我们又不是非买她家地不可。咱们家给得出买地的钱,有得是人愿意卖地给咱们家。”
反正有钱的才是大爷。
周旭想通以后便不再纠结了,再过几日就到立春了,等到来年三月就要进省会参加发解试,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了三个多月,与其花心思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还不如多读几本书呢。
相较于周家的岁月静好,三伯娘家显然就难过了许多。
确实有人愿意买她家的地,只是他们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统一口径说她要价太高,竟把田地的价格砍了一半左右。
直接少一半,相当于比此前云水村土地买卖的最低价都还要低上一些,三伯娘哪里肯?
但急着买地的是她,她不肯那些人便不买了,最后着急的还是她自己。
三伯母不甘心就这么贱卖了自己的田地,从云水村搬走去其他村子,这一路上赶路住宿还有到了落脚地之后的买房买地,哪样不要银子打点?
之前缴纳给衙门的七两银子,起码掏空了她四分之一的家底,这次田地再贱卖,之后路上他们只怕要过得很艰苦。
最后三伯娘没肯卖,那些买地的人便也不再问了,就压着价等三伯娘妥协。
眼看着过了立春,再过十来天就过除夕了,田地却还是一块都没卖出去,三伯娘越发的心急最终还是妥协了。
她去找了之前那些愿意买地的人,表示愿意把底价往下压一两银子,但反而因此让那些人更笃定她之后还会往下压价,统一口径的坚持只给原来价格一半的价钱。
这无异于趁火打劫,三伯娘都要气哭了。
最后她被逼得没了办法,转头找上了村长,说是希望能和安阮谈谈买地的事情。
村长到安阮的时候,他刚跟周言从山上摘了些野梨下山来。
当听村长说明了来意后,安阮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