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3)
“他们查粮不会一袋袋查过去,大有可为的多了。十斗好米配一斗劣米,任你是火眼金睛也看不出来。”他把人一把拉起,“走,我们去看看。”
叶屏在此时翻身下了马。
宋简顿了顿脚步,虽然他和乔河一个样子不太喜欢这个棺材脸,但是眼下需要叶将军的名头对抗官府,所以拽着人的袖子就往前拖。
叶屏一个人高马大愣是被宋简惊人的手劲儿拽了一个趔趄。
“做什么?”叶将军把自己的衣袖抢回来,皱眉道。
“去给你自己擦屁股。”宋简压低了声音,“叶屏,你自己盯过的粮草都不能确定没有问题?”
“这批粮由官仓来。”叶屏说,“时间紧,照例五中选一进行排查。叶执当时在旁边看了全程,粮草从头到尾都没有问题。”
说话间,几个人已经到了官府设置的赈灾处。顾兰和叶屏对视了一眼,没有选择惊动官府的人——毕竟青州的官府而今姓文,两个人纵身一跳跃上墙头,翻了过去。
“?”宋简要闹了。
顾兰落地才想起来这个只有三脚猫功夫的脆皮毒师,撇了撇嘴重新回墙上把人拽进了后厨。
不是饭点,后厨无人。几个人找到位置,开始翻检。不过比起宋简和顾兰,叶屏又多了一层考量——当年庆州之战后文家的那笔糊涂账还没有着落。十二部为何会做这一笔无法确定盈亏的买卖还没有定论。
翻找的很快。
宋简含着笑看向叶屏,只可惜语气冷淡。
“五中选一?”
五中选一,仅那一袋是好粮。剩下的看过去,十斗中掺杂了至少五斗的霉粮。
“叶将军,素闻守备军治军森严。”宋简把那些霉粮踹倒在地,“没曾想西北守备军中竟然能越过将军同其他人沾亲带故有所勾连。”
顾兰看着那些粮草,心中突然划过不好的预感。
“粮草掺霉,文家不是傻子。他们该知道我们迟早能够查到这件事情。”这辈子变化太大,前世的经验全部沦为无稽之谈,顾兰从眼下的局势分析,还没等他开口,宋简就冷笑一声,跟上了她的话音。
“饥饿的流民是全天下最容易受到煽动的群体,前几日对文家还恨得牙痒痒呢,最近文家略施恩惠,不就倒戈相向了么?”他说,“这批粮可是供给前线的粮。军粮掺霉,是死罪。文家就算再怎样无所忌惮,也不会如此行事,大剌剌的把带霉的粮送往赈灾前线——嫌自己不在风口浪尖上么?”
叶屏低声说,“军粮掺霉绝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朝廷从未短过边关的粮草,每年给与边关的都是最好的粮或是足以赎买优等粮草的军费。庆州之战后无山匪,文家用坏掉的粮草拼凑斤两,昧下了赎买军粮的钱。这笔钱的去向,要么是柳家,要么是西北十二部。”
话音到此,几个人同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面面相觑,陷入了恐怖的沉默中。
柳家不可能仅因为一桩找不到证据的宣家案就随意的壮士断腕,割舍沾亲带故的文家。那么究竟是谁刻意暴露了霉粮的存在?目的是什么?
“回边关,”宋简急声道,“叶屏,速回边关。”
顾兰也反应过来,“霉粮之事有无数灾民看着压不下去。若是柳家同西北十二部一直勾连,这是有人在逼反!”
宋简跑到了屋外,吹了声口哨,乌羽飞了下来。
“送信给顾屿深还有乔河。”顾兰摸出了一个红标头,递了过去,“迫在眉睫。”
————————————
“再说一遍。”宣许怀疑自己听错了,气笑着说,“多少钱一斗米?”
那商贾慢慢悠悠打着算盘,悠哉游哉的喝着茶水,“八百文一斗,包路费。”
“往常顶多一百多文一斗。”宣许皮笑肉不笑,一双凤眼含着薄怒,“怎么,地动之后,这米都是镶金的?” ↑返回顶部↑
叶屏在此时翻身下了马。
宋简顿了顿脚步,虽然他和乔河一个样子不太喜欢这个棺材脸,但是眼下需要叶将军的名头对抗官府,所以拽着人的袖子就往前拖。
叶屏一个人高马大愣是被宋简惊人的手劲儿拽了一个趔趄。
“做什么?”叶将军把自己的衣袖抢回来,皱眉道。
“去给你自己擦屁股。”宋简压低了声音,“叶屏,你自己盯过的粮草都不能确定没有问题?”
“这批粮由官仓来。”叶屏说,“时间紧,照例五中选一进行排查。叶执当时在旁边看了全程,粮草从头到尾都没有问题。”
说话间,几个人已经到了官府设置的赈灾处。顾兰和叶屏对视了一眼,没有选择惊动官府的人——毕竟青州的官府而今姓文,两个人纵身一跳跃上墙头,翻了过去。
“?”宋简要闹了。
顾兰落地才想起来这个只有三脚猫功夫的脆皮毒师,撇了撇嘴重新回墙上把人拽进了后厨。
不是饭点,后厨无人。几个人找到位置,开始翻检。不过比起宋简和顾兰,叶屏又多了一层考量——当年庆州之战后文家的那笔糊涂账还没有着落。十二部为何会做这一笔无法确定盈亏的买卖还没有定论。
翻找的很快。
宋简含着笑看向叶屏,只可惜语气冷淡。
“五中选一?”
五中选一,仅那一袋是好粮。剩下的看过去,十斗中掺杂了至少五斗的霉粮。
“叶将军,素闻守备军治军森严。”宋简把那些霉粮踹倒在地,“没曾想西北守备军中竟然能越过将军同其他人沾亲带故有所勾连。”
顾兰看着那些粮草,心中突然划过不好的预感。
“粮草掺霉,文家不是傻子。他们该知道我们迟早能够查到这件事情。”这辈子变化太大,前世的经验全部沦为无稽之谈,顾兰从眼下的局势分析,还没等他开口,宋简就冷笑一声,跟上了她的话音。
“饥饿的流民是全天下最容易受到煽动的群体,前几日对文家还恨得牙痒痒呢,最近文家略施恩惠,不就倒戈相向了么?”他说,“这批粮可是供给前线的粮。军粮掺霉,是死罪。文家就算再怎样无所忌惮,也不会如此行事,大剌剌的把带霉的粮送往赈灾前线——嫌自己不在风口浪尖上么?”
叶屏低声说,“军粮掺霉绝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朝廷从未短过边关的粮草,每年给与边关的都是最好的粮或是足以赎买优等粮草的军费。庆州之战后无山匪,文家用坏掉的粮草拼凑斤两,昧下了赎买军粮的钱。这笔钱的去向,要么是柳家,要么是西北十二部。”
话音到此,几个人同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面面相觑,陷入了恐怖的沉默中。
柳家不可能仅因为一桩找不到证据的宣家案就随意的壮士断腕,割舍沾亲带故的文家。那么究竟是谁刻意暴露了霉粮的存在?目的是什么?
“回边关,”宋简急声道,“叶屏,速回边关。”
顾兰也反应过来,“霉粮之事有无数灾民看着压不下去。若是柳家同西北十二部一直勾连,这是有人在逼反!”
宋简跑到了屋外,吹了声口哨,乌羽飞了下来。
“送信给顾屿深还有乔河。”顾兰摸出了一个红标头,递了过去,“迫在眉睫。”
————————————
“再说一遍。”宣许怀疑自己听错了,气笑着说,“多少钱一斗米?”
那商贾慢慢悠悠打着算盘,悠哉游哉的喝着茶水,“八百文一斗,包路费。”
“往常顶多一百多文一斗。”宣许皮笑肉不笑,一双凤眼含着薄怒,“怎么,地动之后,这米都是镶金的?” ↑返回顶部↑